代之以协调、调解,与行政裁决被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有着莫大的关系。[9]似此,行政裁决可诉性问题不仅影响到了行政裁决制度的有效实施,而且事关 案范围,不符合设立行政裁决制度的初衷和目的。 (二)对行政裁决的司法审查亦不会对相关的民事纠纷作出实质性处理 按照我国现行制度,行政诉讼是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某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231.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交换制度,而是从原则上分析调解的程序前提。这种研究,并非在进行某种制度设计。 ④以行政诉讼调解为题检索中国知网(CNKI),1981-2010总共有132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 讨论的综述见林莉红、赵清林:《回顾与反思:七年来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的新发展》,载《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00.html -
了解详情
与制约,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尤其是诉讼制度自身演变、完善的结果。 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明确将我国检察机关定性为法律监督机关,即检察 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5]赵钢:并非仅仅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没有心平气和地把接收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0.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通过仲裁程序处理,如第14条规定:”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应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两 的前置程序,那么,只有在行政复议制度完善化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完善的行政诉讼制度。但我国《行政诉讼法》则比《行政复议法》早出台10年。此种立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62.html -
了解详情
后一种理解认为,过错原则适用于行政工作人员合法执行职务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完善、组织不健全和行政管理的不良状态(即公务过错)致害,或无法证明公务员个人过错时 带来一个改革现行行政诉讼制度的问题。行政诉讼法第67条规定了行政赔偿单独之诉,国家赔偿法第9条第2款规定了附带之诉,综合来看,我国的行政赔偿诉讼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1.html -
了解详情
按国际上“客观公正”原则,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和方式进行反思和评估,进行必要改革的问题。法律制度的现代化,是一种知识的挑战。行政法在传统上是国内公法, 的网站,但仅停留在电子政务方面,并在运作方面还有待完善和成熟,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国,电子政务要求政务制度化、透明化、规范化,便于公民查阅,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46.html -
了解详情
不包括国有企业,有利于避免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此外,还应看到,政府采购制度从建立到完善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建立这个制度的初期,把政府采购规定在 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对调解方案不服的,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异议的,调解不成立;如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的,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14.html -
了解详情
的。 (二)村庄自治权和国家法律监督权对抗纠纷救济的司法模式 我国公法诉讼的种类目前只有行政诉讼,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础则是主观公权利理论,即行政相对人 》,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9]胡健:《论村民自治中罢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763.html -
了解详情
法体例的全面成熟。[50](二)司法组织及审判制度的大陆法系化民国时期的司法组织,沿着大陆法系的模式进一步完善。首先,在法院及审级方面,民国初年,裁撤初级 行政诉讼的行政法院,而不是仿英美制以普通法院受理行政诉讼。1912年《临时约法》即仿大陆法系,设平政院。1932年改设行政法院。专理全国行政诉讼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0.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殊宪政体制和政治法律文化背景,无法真正将各国制度的精华提取出来,难以创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信访制度。因此,笔者以为不论提出何种改革方案,都应当符合 的调整范围 如下事项,可以作为信访制度的调整范围: 1.在没有向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监察机关以及检察机关提起申诉、起诉或控诉之前,信访人可就有关人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