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实行行为。但是,刑法理论公认,只有开始向保险公司提出具体的索赔要求时,才能算是保险诈骗罪的着手实行,因而,故意毁坏投保财产、故意杀害被保险人,虽然属于 ,拐骗儿童罪、绑架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具有相同的罪质,它们均属于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和本来的生活场所安全的犯罪,三者的区别只是在于主要依据特定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883.html -
了解详情
体侵害对象的是结果犯,构成要件不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行为犯。[6](P143)7.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以成立既遂是否要求发生结果为标准,以发生结果为既遂条 了现实的损害,如故意杀人 罪中致人死亡的结果,盗窃罪中他人对财产失去控制的结果,都属于对社会关系造成了现实的损害;威胁,是指行为对某一社会关系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669.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狗皮,不具有侵害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的可能性,只可能侵害到被害人的财产权(涉及到不法原因给付是否构成诈骗罪的问题),故不构成非法运输、出售珍贵、 所砍伐的林木是通过支付对价之后取得了林木的所有权,与其他盗伐他人所有的林木有本质的区别的辩护意见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上诉人王培贵盗伐林木数量特别巨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9.html -
了解详情
似乎具有判断罪与非罪的意义。但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如有学者既认为结果犯没有未遂形态,又认为盗窃罪存在既遂、未遂的区别[ 1 ] (第441 页 其他手段适当回收。第四,将现在含有罪量因素的某些罪彻底排除出客观处罚条件。例如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这类社会危害性较明显且定量因素并不占绝对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4.html -
了解详情
[8]但形式的实行共同正犯论存在疑问。甲乙共谋实施诈骗,甲提供用于诈骗的物品,乙将该物品卖给丙,按照上述立场,乙成立诈骗罪的正犯,而甲仅成立帮助 与共犯的区别,实际上判断谁是对犯罪结果应该首先承担责任的主犯(核心人物)的问题;归根到底,共同正犯与狭义共犯的区别,只能根据在犯罪中所发挥作用的重要性来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297.html -
了解详情
作形式上的解释,就会对区别对待构成身份犯与加减的身份犯本身产生疑问。构成的身份犯与加减的身份犯之间的区别究竟因什么而产生,只要对这一点未 第171条第2款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主体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第198条保险诈骗罪的主体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第247条的刑讯逼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9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客体不是它与其他具有相同直接客体的犯罪区别的要件,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观要件和犯罪主体要件上,例如,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等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参见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250页。 ⑵朱建华:《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要件》,载《广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384.html -
了解详情
非实行犯解释为正犯。正如有学者在论及共谋共同正犯时所言:共同正犯与从犯之间的区别不是简单的量刑情节,而是犯罪事实,因此,正犯和共犯的区别更多的 。 ⑿可以想象的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非法拘禁罪、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诈骗罪、走私类罪、偷越国边境罪、脱逃罪等等。 ⒀或许还可以认为,德日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2.html -
了解详情
非实行犯解释为正犯。正如有学者在论及共谋共同正犯时所言:共同正犯与从犯之间的区别不是简单的量刑情节,而是犯罪事实,因此,正犯和共犯的区别更多的 。 ⑿可以想象的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非法拘禁罪、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诈骗罪、走私类罪、偷越国边境罪、脱逃罪等等。 ⒀或许还可以认为,德日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故意。例如为了一个谋财意图,行为人伪造国家机关证件诈骗财物,既有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故意,也有诈骗罪的故意[9]。故意是犯罪主观要件,是评价犯罪的 犯罪。比如杀人行为往往会伴随着毁坏衣物或其他财物;用捆绑的方法进行暴力伤害也可能同时发生,盗窃罪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也往往会高度相关。对于这些情况,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5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