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构成犯罪的,属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的委派人员,应以贪污罪论处,对于其他工作人员则按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2.职务侵占罪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 编《刑事审判参考》,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编:《劳务人员不能成为贪污罪主体》,2002年9月16日《人民法院报》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2.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贪污罪的法定刑重于职务侵占罪的法定刑,尤其是有身份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公司、企业人员)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那么对这些 七缉[Z].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3}杨兴培,何萍.非特殊身份人员能否构成贪污罪的共犯[J].法学,2002,(3)。 {14}日本刑法判例评释选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17.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中所担任的事情,1或职位所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21979 年刑法没有职务侵占罪的罪名,1988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虽然扩大 颁行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该《决定》设立了公司、企业人员侵占罪,将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等人员的职务侵占行为从贪污罪中分化出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56.html -
了解详情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 客体、双重客体,它既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法性,其犯罪对象仅限于公共财产。⑶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和法定刑不同。职务侵占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09.html -
了解详情
出去,并被规定在渎职罪一章。根据该法第185条规定,受贿罪的主体限于国家工作人员。1988年《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对贪污、受贿罪的主体再作扩大 ,又一次对贪污受贿犯罪主体作了立法上的修改,通过增设公司及企业人员侵占、商业受贿罪,将公司、企业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作为职务侵占罪、商业受贿罪的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15.html -
了解详情
作了各种陈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第一种将职务侵占罪概念界定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 种表述没有明确本罪的主观特征,虽然有学者认为该表述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已经能够确定将职务犯罪作为故意犯罪了,但笔者则认为,该表述并不能直接确定本罪为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00.html -
了解详情
,加上改制行为规则不健全,容易出现一些犯罪。如,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以及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 。如果在资产评估与审计报告出台后至改制方案讨论批准通过前,被改制的集体企业的管理者公布了一切没有纳入评估与审计的资产,那么必然会修改改制方案,加大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02.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规定的后一类犯罪如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实施的犯罪,严重侵犯了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合法权益,对公司企业等单位所造成的 分析。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前即已经持有他人财物,是世界各国刑法及刑法理论公认的侵占犯罪的定型性。即不管行为人采取什么手段,只要将其已经持有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86.html -
了解详情
高管人员违反忠实、勤勉义务的刑事责任追究。第三,如果某些公司、企业人员的职权具有公共权利的特征,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者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利益,侵犯了其职务 从不同主体的贿赂犯罪行为侵犯刑法中的保护利益看,在此绝非是添足之笔,而是其精当之作。 对于受贿罪来说,侵犯的主要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8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定罪处罚”是指“构成贪污罪”,即无论财产性质,一律成立贪污罪,并且认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已经由单一的公共财产扩大到公私财产的范畴了。①笔者认为,“依照贪污罪的 是贪污罪,犯该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但对性质近似的职务侵占罪,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人员或其他单位的成员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