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检察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过观察,我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刑事和解的推行越容易。我们实证研究调查的地点都是市场观念比较发达的地方 ,尤其是要避免一些有不良动机的执法者,钻法律空子、以刑事和解为名做手脚。 宋英辉(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我们开始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4.html -
了解详情
询问这个被美国法学家威格莫尔(JohnH.Wigmore)称为为查明事实真相而创立的最大法律装置难以完全实现。[11] 同时,鉴定结论的运用也存在同样问题。在我国官方鉴定 分担法学界也存在不同看法。主要是将其与举证责任纠缠在一起。如根据《刑事法律大辞书》,关于证明责任的解释有台湾的三责任说、英国的三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8.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丧失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而只能沦为实体法的工具或附庸,必然会助长中国社会法律虚无主义和程序虚无主义泛滥,进而威胁国家宪政秩序。宪政作为一种制度,其主要目的 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几乎都与打击犯罪无关。因为一个国家对付犯罪并不需要刑事法律,没有刑事法也并不妨碍国家对犯罪的有效镇压与打击,而且,没有立法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605.html -
了解详情
自宋英辉、李忠诚主编,见前注[35],页353354。 [42]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和美国耶鲁大学中国法中心联合主办的中美证据法研讨会纪要,页7 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11。 [56]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43。 [57]施奈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79.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个,为什么首先谈这个原则呢?因为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学术界普遍认为,近现代刑事法律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原则上,第一个原则是刑法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立法中的技术性协调和司法实践逐步消除这种冲突。一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该原则的时候,不要如同西方法治发达国家那样规定得过于严格,例外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403.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的标准才能得出可靠的判决结论。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假定这种观点能够成立,但当刑事法律规范存在法律漏洞或含糊不清时(这种情况在任何国家的刑事 大量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等等。这些现象如果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即使采用法律真实标准,樊教授所列举的司法腐败和任意司法现象同样永远无法根除。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8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中,法定因素和环节明显要大于其他任何一种诉讼程序,这主要是由刑事法律规范涉及利益的重大性决定的,另一方面还由于在以公诉为主的诉讼模式 米兰达规则在美国的发展就可从一个侧面说明由于对宪法的理解的差异对刑事诉讼程序造成的影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Mirandav.Arizona,1966的判决中确立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30.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可能。也只有在这种情形下,法律规则是一个人按照他为的方式而行为的理由。[11]由于我国刑事法律规范过分强调规范发出者而忽视规范接收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0,26。 [3]季卫东.拨乱反正说程序[A].北大法律评论第8卷第2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04。 [4]王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77.html -
了解详情
缺失。新中国1954宪法第75条曾确立了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法律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5],但1982年宪法修改时,由于文革对审判制度的 的主要障碍。陪审员不知道如何陪审才不违背民心,他们误认为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完全依赖于刑事法律专业知识。现有的陪审制度设计也使得陪审员没有足够的时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6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 3.从三大诉讼所解决社会关系的特点分析。刑事法律是运用刑罚打击犯罪,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行政法律是规范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的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 自诉案件经裁定驳回自诉,附带民事诉讼该如何审理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大陆刑事诉讼法应借鉴这种移送制度,一方面它体现了诉讼效益原则,根据台湾规定的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