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任制、司法解释以及审判监督程序的组合功能 1、最高人民法院的权力边界 在现阶段,中国的最高法院究竟能行使多大的权力、负有哪些责任?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最高法院的 出版社,2000年;雍自涛等:《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收沈德咏、曹建明主编:《中国审判监督改革研究》,118页以下,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6.html -
了解详情
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是我国法律 的理由:一是出于对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慎重考虑,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威的尊重,同时考虑到民事抗诉案件启动再审程序,由上级人民法院更能体现出抗诉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7.html -
了解详情
等审执分立的原理,共同决定了民事执行与民事审判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强制执行以快速、及时、不间断地实现生效法律文书中所确认的债权为己任,在价值取向上注重效率; 为前提,意味着案外人、当事人没有提出执行异议的,就丧失了提起异议之诉的权利;三是可能出现异议之诉与审判监督程序的混同,而这两者本来是有严格界限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3.html -
了解详情
一并提出抗诉。后一限制实际意味着只有当错误裁判落入审判监督程序的范围,可以适用这程序再审的,检察机关才能提起抗诉。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排列似乎表明审判 是为强制实现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设立的程序。因此对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也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故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已发生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
不符合我国民诉法中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的。 根据我国现行民诉法关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监督应当是事后监督。因此,检察机关可以抗诉 执行程序是为强制实现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设立的程序,因此,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其他法律文书的执行而在执行程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8.html -
了解详情
称谓。 [6]参见刘家兴主编:《民事诉讼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304-326。 [7]参见刘家兴: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回顾与思考,《中外法学》 ,维护司法公正,对民事诉讼法的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作出修改是必要的。见胡康生:《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69.html -
了解详情
称谓。 [6]参见刘家兴主编:《民事诉讼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页304-326。 [7]参见刘家兴: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回顾与思考,《中外法学》 ,维护司法公正,对民事诉讼法的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作出修改是必要的。见胡康生:《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68.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再审程序,现行民事诉讼法在第十六章“审判监督程序”中予以规定,是对生效法律文书发现错误,依法再次进行审理时所适用的程序。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特殊 ,下设办公室。检察长、司法局长、当事人直接向复议委员会提出再审申请,由复议委员会的办公室负责审查再审事实和理由,区别不同情况,作出处理意见。对于不符合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6.html -
了解详情
是为了强制实现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设立的程序,因此,对法院在执行中做出的裁定,也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③总之,在持该观点的学者 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无权审理上级人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民事案件。而且司法实践中,接受抗诉的法院大多指令下级法院再审,将检察机关置于一般诉讼参与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0.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符合我国民诉法中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的。根据我国现行民诉法关于检察监督的规定,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监督应当是事后监督。因此,检察机关可以抗诉 执行程序是为强制实现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设立的程序,因此,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其他法律文书的执行而在执行程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