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的传统观点,虽然处理有其法理依据,但有机械地适用法律,没有考虑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及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处分原则的真正价值;第二种观点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观点,且 不同的法官对法律精神、社会正义及公序良俗的理解有所差异,导致对人身损害赔偿协议的效力存在以上三种不同的观点,目前,在一、二审法院中均存在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72.html -
了解详情
的财产的保护义务,相应地,《草案》规定了侵害这些财产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草案》第68条第3款、第71条和第72条分别规定:“违法拆迁 保护原则贯彻到各项具体制度中,我甚至认为,这是物权法的首要原则。”①这里涉及对基本原则的理解问题。所谓基本原则,当然应该是直接或间接贯穿一部法律各个组成部分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9.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的一种司法文书,法律上调解书与判决具有同等效力。基于这样的中国特色,因此,将调解书作为客体是可以理解的。[30] (三)关于裁定 关于可通过撤销之诉予以撤销的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审理范围应当仅限于第三人请求撤销的部分,理由是基于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要求。另一个问题是,经审理虽然第三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30.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立法依据。因此,我们在制定《证券信托投资基金法》的基本原则贯彻其中。对这些原则的理解和把握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证券信托投资基金法 于民事和刑事程序而言,其灵活性和简便性显而易见。3、预防作用。民事和刑事救济制度多半是事后救济,而行政救济制度可以事前通过各种手段来预防,有很好的预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82.html -
了解详情
,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二、基本原则的理论梳理 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理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上最为混乱的问题之一。 [7]在各种版本的 学者认为在民事诉讼中只有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才称得上基本原则; [10]有的学者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归结为平等原则、处分原则、辩论原则、调解原则、程序本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73.html -
了解详情
,瑞士民法典的作者进一步意识到对合同诚信的提升意味着取消物权诚信,由此涉及主观诚信的存废问题,但他们对诚信原则的理解过分客观化,不相信它可适用于物权关系,于是 的立法者未这样做。就学说而言,一方面,梁慧星、李开国等学者坚持诚信原则的适用不限于债法,而是适用于整个民事领域(注:参见梁慧星“诚信原则与漏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0.html -
了解详情
,对现有的共有理论进行了梳理与归纳,通过对不同共有中的内外法律关系进行的分析,强化了对共有的理解。并期望以此探求一种思路,从而有助于司法实务中对共有处分效力 不动产交易中的善意取得》,《法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5]金成:《我国合同法中的无权处分原则》,《当代法学》2002年第6期。 章幼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37.html -
了解详情
等方面。 需要特别指出,外系统作为来自社会并对诉讼形成的制约与监督,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对法官的制约和监督,而应当理解为对诉讼中各主体活动的全面 加以干预。前苏联法学家指出:检察长根据法律提起民事案件,并把案件移送法院审判。检察长的这一职权乃是苏维埃的处分原则的表现。检察长不仅可以提起案件,而且可以参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9.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界和司法界对修正案中的诸多规定的理解和适用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意见,笔者立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一研究,以供制订司法解释和民事执行实践参考。 一、 所称的违法事由不存在,但强制执行行为确实有其他违法情形的,也应当自行撤销或改正,不受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约束。 异议理由不成立时由执行法官作出的驳回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03.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当事人最有资格成为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17]再审程序属于民事诉讼程序的组成部分,应当适用当事人处分原则,只要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有 [M],法律出版社,1998,69页。 [8]黄松有主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第180-18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