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标的具有涉外性,仅仅强调国情、强调国内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套用国内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国际民事案件当然有悖于涉外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对等原则与同等原则,无法实现 月,最高人民法院《简明民商事办案手册》编写组,人民法院出版社,第1434页。)的问题,应当在改革中予以摈弃,只要违反了法定程序,就意味着不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36.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和作用或许并无优劣之分,但就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而言,法院与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作用基本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次之分,其主导者和主要作 。 【作者简介】 张晋红,广东商学院法律系教授。 【注释】 [1]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下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56-57. [2](美)杰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1.html -
了解详情
与探讨,其主要发展趋势均为引进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当事人主义的因素,强化当事人对诉讼的主导作用,而弱化法院对民事诉讼的职权干预色彩。事实上,回顾改革开放 ,甚至将其诠释为实质上授权法官自由裁量权,其结果势必与确立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目的背道而驰。 【作者简介】 杨秀清,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4.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摘要】台湾民事诉讼改革中,试行当事人合意选定法官审判的制度。这一新制度乃世界首例,其理论基础在于尊重当事人 审判。 (三)法官每月受理选定法官审判事件之件数及法院就超过该限度之案件的处理方式 1、法官每月受理选定法官审判事件之件数。为求法官办案劳逸平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810.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然法学者铁尔布拉特(Daniel Nettebladt)就于其著作中频频使用法律行为和诉讼行为这两个概念。只不过,他在使用概念时,并未意图用它们来构筑以 、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等;后者如法院违反法律的规定办理案件、当事人实施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等;(3)依法律关系主体的意思表示方式作为标准,分为作为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证据调查主体合法至少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法院调查证据时只能由法院的工作人员亲自进行(实务中多为本案主审法官与书记员);(2)证据调查须由 活动,但激励原理同样适用,事实上由于民事诉讼的审理结果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当事人总是有充分的激励(通常情况下当事人的激励要大于法院)去收集证据以支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6.html -
了解详情
不涉及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这与自认是一种证明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现代民事诉讼的要求,当事人没有提出的权利主张,法院不能进行审理和裁判,当事人没有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页。 [10]参见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11]罗结珍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1.html -
了解详情
与国家利益关系不大就会实行绝对的司法有偿性原则,由当事人负担全部的裁判费用;如将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定位于国家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是国家取消私力救济 最高法院分享[5],尽管1996年开始收支两条线(根据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颁布的《人民法院诉讼费用暂行管理办法》第9条),但仅涉及诉讼费管理问题,即禁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3.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机关一般是上一级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对复议结果仍不服时,还可以通过诉讼程序予以救济,即向相关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说明行政复议处理结果虽具有权威性, 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由于本文是以保障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为分析视角,因此,在这以及后面文章中所提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8.html -
了解详情
】 尽管对何谓人权尚争论不休,但人权应当予以保护已经成为共识。《联合国宪章》的序言部分就明确强调: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 的,法院必须执行;双方当事人合意选择鉴定人的,法院必须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民事诉讼的调解必须居于双方的自愿,不得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 (二)参与美国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