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8-249. [7]梁慧星,王利明.经济法的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124. [8]史际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的经济法[J].中国法学,1995,(3). [9]李永军.论商法的传统与理性基础--历史传统与形式理性对民商分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8.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的含义。国外有学者认为:监管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经济个体自由决策所实施的强制性限制。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监管就是由监管者为实现监管目标而利用各种监管 、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市场公平有效的竞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市场监管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它是属于经济法,而且应当是经济法的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614.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的含义。国外有学者认为:监管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经济个体自由决策所实施的强制性限制。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监管就是由监管者为实现监管目标而利用各种监管 、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市场公平有效的竞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市场监管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它是属于经济法,而且应当是经济法的独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478.html -
了解详情
弱。这不仅突出表现在经济审判庭撤销之后,并没有相应地建立审理体现国家干预的经济纠纷的机构而使经济法的实施没有相应的司法保障形式外,而且不少应当建立的对 上“不信仰”《价格法》。由此可见,说“只有满足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并能带来效益最大化的法律,才能够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这无疑有其正确性,但关键是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58.html -
了解详情
——以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小作坊和小农产主为市场的主体而形成的小商品生产社会,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 功能。 「参考文献」 1.漆多俊:《论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 [J],《经济法研究》。 2.卢梭:《社会契约论》 [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5.html -
了解详情
加以满足,统一不能漠视不同的主体和不同的活动的差异性;二是要追踪新时期商事活动的变化,使我们的法律不至于与现行的商业条件不相关联, 。经济法的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124. [8]史际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的经济法[J].中国法学,1995,(3)。 [9]李永军。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49.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支配的消灭而消灭;仅有排他效力,而无优先效力与物权的物上请求权的“权利”。 另外,占有的主体可为物权人,也可为非物权人。也就是说,物权人对于 占有的侵权责任”,载于《民法经济法论文集》(一),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印,1988年版;倪江表:《民法物权论》,正中书局1960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31.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人认为特许协议属于“准国际协议”,还有人认为特许协议是“跨国契约”等[6].争论的焦点在于:特许协议是国内法契约还是国际协议。笔者认为特许协议是国内法契约。 这三种合同是分别属于民商法、行政法和经济法的调整范围。[12]具体言之,民事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意,那些为了明确上下级责任或将公权力具体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8.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但本土资源并非只存在于历史之中。”⑾因此,我们应探究经济法的本土资源到底是什么?中国经济法的本土资源异常丰富和复杂,但我们至少可析离出几种 经济的调节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失灵现象。中国政府对于经济的事无巨细的管制,使市场主体难以拥有独立地位和形成独立意志,市场机制也无从产生。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9.html -
了解详情
3我国的选择以规制(监管)为重心的探索? 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法的制定,应当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味的效仿英美国家或者采用单一的手段, 的是,政府规制(监管)是直接作用于各个市场主体和具体的经济活动中,一旦政策有所偏差,市场参与者将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微观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市场这个看不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4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