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已有。 这完全符合盗窃罪的特征,故钱某、汪某的行为应定为盗窃罪。 笔者同意这种观点,理由如下: 一、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含义。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 处分财物的意思;4、财产所有人或持有人有自愿处分财物的行为。因此,区别盗窃与诈骗最本质的法律标准是行为人采用骗术获取财物,还是采用盗窃手段获取财物。 在某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665.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会抹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刑法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也就失去了意义。(2)单位盗窃涉案数额往往很大,以个人盗窃罪的标准追究责任人员的刑事 ,后者如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高利转贷罪、金融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部分)非法经营罪等。 对于上述区别对待的做法,有学者提出了批评,认为:其一,在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4.html -
了解详情
林木的犯罪行为存在,就只能说《刑法》第264条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和第345条第1款关于盗伐林木罪的规定之间存在包容关系,而不能说这两个法条存在竞 理论界普遍认为,当一行为同时触犯刑法关于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规定时,属于法条的交叉竞合。但是,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与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从客体、客观方面到主观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62.html -
了解详情
既遂,因为本法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到底是社会危害性的区别。就盗窃罪而言,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在于行为人是否控制了财物,而在于被害人是否 应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票据诈骗罪。如果盗窃犯勾结他人冒充签发支票的个人或单位人员去兑现或购物的,后者如果知道支票是偷来的,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如果不知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80.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与建立占有的事实。换言之,客观上的公开窃取行为,仍然可能实现排除他人对财物的占有和建立新的占有的效果。所以,秘密与否,并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 而不包括借记卡。本案之前,在实践中也没有发生过使用借记卡进行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案例。 在刑法规范中把借记卡认定为信用卡始于2004年12月29日。当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4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名成立,证据确实充分。关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辩称被告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而非盗窃罪的辩解和辩护意见,经查,被告人的行为系趁失主不在现场之机而秘密窃取财物 ,犯罪主观方面都要求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两罪的区别,主要是犯罪行为的客观特征不同。行为人是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取得财物,还是采用欺骗手法使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606.html -
了解详情
数形态 (一)伪造并使用该伪造的信用卡行为中的罪数形态 对同一行为人既伪造信用卡又使用该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应区别对待。 第一、行为人出于自己使用的目的 有共谋而未有实行行为者与实施实行行为者,不可能成立盗窃罪的共同实行犯,只能成立盗窃罪的共犯。 三、错误形态 信用卡诈骗罪有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构成特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829.html -
了解详情
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予以特殊减轻,也许是更为合理的。 许霆的行为是否属于窃取,是否属于盗窃罪?这里涉及对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界定。盗窃在刑法理论上被定义为秘密 财物移交给他人,但占有关系并未转移,从表面来看似乎是诈骗,但是不能认定为诈骗罪。例如在麦当劳餐厅,甲故意在乙面前打手机,然后声称手机没有电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6.html -
了解详情
刑的协调。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法定刑的协调,前者应适当重于后者,因为两者虽然犯罪的手段基本相同,但前者又具有亵渎公职的特性。 是指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因为疏忽偶然将其财物失落在某处。二者有相当的区别:其一,前者一经回忆一般都能知道财物所在位置,一般容易找回,而后者一般不知失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4.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占有。[2]据此,盗窃罪的传统定义与张明楷教授关于盗窃罪的修正定义存在显著差异,即前者突出秘密窃取,而后者强调平和窃取。所谓平和 我国刑法中,是在既抢劫罪(第263条)、盗窃罪(第264条)、诈骗罪(第266条)之后单独规定的,并且根据2002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3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