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济刑事政策概述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围绕这一命题,2006年10月党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再由检察机关对由刑事和解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罪事实审查、和解自愿性与真实性审查等,然后再对协议内容进行确认,作出相对不起诉的决定。 为了更好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2.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调查方面。 当然,考虑到侦查机关更为关注案件的侦查破案和移送起诉的顺利进行,公诉机关更为重视提起公诉的成功问题,因此在那些认定嫌疑人有罪都存在困难 双方的法庭辩论意见。这就导致检察机关既无法提出具体的量刑建议,也难以参与到法庭制作量刑裁决的过程中来。在某种程度上,量刑已经成为法院依据职权独断专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5.html -
了解详情
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使其不仅能参与而且能够对刑事冲突的解决产生影响。和解过程不会出现对责任归属的争执,加害人主动道歉悔罪、积极履行保证了被害人精神利益与物质 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刑事诉讼法中对自诉案件的和解、调解、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已有相关规定,在相对不起诉的实际操作中也已有检察机关让受害人与加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18.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序权利或实体权利;二是当行为主体确信其行为符合法律,且从主体产生这一确信的过程看,他是诚实无过错的,主体基于这一确信作出了相应的诉讼行为 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免除刑罚,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此谓酌定不起诉。对于不起诉的决定,检察机关有最终决定权。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列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04.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争议的活动,实际上也就是在当事人之间合理地分配程序性和实体性权利和利益的过程,它本质地要求将公正作为其最高价值。[3]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 )以规避举证时限为由不准撤诉;或者以该原告所提供的关键证据是在撤诉的原审中已过举证时限为由,在再起诉的审理中不予认证、质证或采信,是难以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41.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补充侦查或者补充提供证据的;(二)发现遗漏罪行或者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虽不需要补充侦查和补充提供证据,但需要提出追加或者变更起诉的;的规定,第三百五十条关于在审判过程中,对于需要补充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或者补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14.html -
了解详情
运作的行为,如传唤被告、通知开庭日期等。当然,这两种行为在诉讼过程中往往是紧密相联的,如申请调查证据是程序形成行为,而法官调查证据则是实体形成行为。他们 的诉讼后果,而不是指不发生任何诉讼效果。如无效的起诉虽然不能引起法庭审判的预期后果,但却可引起驳回起诉的非预期后果。是否有效是在已经成立的基础上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4.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有两种,一是医疗模式,即在监狱内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对犯罪人的精神障碍进行矫正和治疗。这种模式的设立以弗洛伊德学说为基础,将犯罪视为疾病,犯罪人 精神状态的评估并向检察官提出相关意见之后,再由检察官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处理决定,并将被附条件不起诉人交给该组织,由该组织对精神病人提供治疗、进行监督。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0.html -
了解详情
停止侦查。因为需要考虑社会利益、公共利益,要考虑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回归社会。还比如在起诉阶段,检察官享有不起诉的自由裁量权,就是要在全面衡量社会利益、公共利益 一个理念:公权力一次用尽。比如说为什么非法证据一定要排除?理由之一就是非法取得证据的过程中,公权力已经使用了一次,公权力已经用尽了,因此就不能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0.html -
了解详情
清楚,实践中由法院自行把握。笔者以为,自诉人履行证明责任的过程可以分两个步骤,在审查起诉阶段需要提供前述(a)(b)(c)三方面的证据 (2000)47号}、《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7号}。 [12]公安部2009年4月3日下发《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