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经过充分考察和论证的情况下,提前结束其刑罚,转向采用不具有刑罚性质的思想教育、感化、劳动服务等方式实施矫正。假释考验期考察的是是否有再犯新罪 服刑一定期限后,确实悔罪并具有改正的现实可能性的犯罪分子,而对于相反的情况一般不允许适用。个别化对待原则是指选择适用非刑罚性的矫正措施时,应具体案犯具体对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47.html -
了解详情
危险性的大小是对罪犯是否减刑、假释的重要依据。刑法第78条对减刑条件规定: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这种表现是罪犯人身危险减小或 片空白,严重地影响了心理测试工作价值的实现。 对于法律依据的问题,归根到底需要立法的支持。从目前执行阶段心理测试发展的情况来看,在一些心理测试开展较为普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9.html -
了解详情
的监督考察,依法进行行政奖惩和法律奖惩,同时还要对本辖区的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进行调查,为法院的判决提供依据等等。在美国,一些州还为社区矫正工作者配备 组成部分,联邦矫正局负责对联邦监狱和联邦假释的管理,各省(地区)矫正机关负责对省级监狱和地方社区矫正的管理。交由专门的社区矫正机关管理,这并不否认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5.html -
了解详情
罪犯靠近社会服刑,或在社会中服刑。开放监狱是相对封闭监狱而言的,是指在不影响刑罚执行的情况下,通过取消监狱围墙、铁栅栏、手铐等形式,减少对罪犯自由的 有自己的特殊国情,我们不能东施效颦似地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有学者指出:我国应当通过大量适用假释来达到行刑社会化的目的。(注:参见武延平主编:《中外监狱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31.html -
了解详情
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并非良策,相反会带来其他弊端。例如,在司法体制没有任何改良的情况下,如果规定对同一犯罪分子只能减刑一次,那么其局面必然是对罪犯进行一次性 的必要;反过来,只要罪犯在考验期内没有再犯新罪,即使实施了一般违法行为,缓刑或假释的目的也已经达到。因此,将一般违法行为规定为撤销缓刑与假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1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近现代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虽各有不同,但一般都是根据本国少年儿童成长的实际情况以及同犯罪作斗争的需要,根据一个人从完全不具备到 的假释,符合刑法第81条第1款规定的,可以假释。 总之,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正确地认定未成年人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48.html -
了解详情
、所外执行、所外就医。 2、禁闭检察的内容重点放在:(1)适用禁闭是否符合规定条件;(2)适用禁闭的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3)执行禁闭是否 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监狱法》第3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0.html -
了解详情
有较密切的接触外,平时基本上没有业务来往。每一个罪犯的实际改造情况,更不可能了解。如果建立专门的改造法院,专司此职,就可以和监狱一起从收押到管理,从 ,如何运作假释制度上,监狱与检察院、法院机关有共同的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去协力共研,推动发展。有研究认为应扩大假释的比例,笔者认为现在不是瓶颈细小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88.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的前提。没有刑事责任,决不可能适用刑罚;只有存在刑事责任,才有刑罚的适用。第二,刑事责任的大小决定刑罚的轻重。刑事责任大的,刑罚就重;刑事责任小的 起,到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立案时止。所谓实施犯罪时起,不同的犯罪形态,起始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对于故意犯罪来说,实施犯罪预备时,刑事责任即行产生;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6.html -
了解详情
的培养教育都十分重视,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各有不同,一般都是根据自己国家未成年人成长的实际情况、同犯罪作斗争的需要,从一个人生理状况由完全不具备 的假释,符合刑法第81条第1款规定的,可以假释。 总之,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正确地认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