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所列五个基本条款,可以剥离出检验原告资格的四项标准:1、原告是自然人和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 支撑该原则之理由,即合营各方是否可以有效地主张和辩护合营企业本身的权益。[47]参见王名扬,前注[42]揭,页628-629.[48]NAACPv.Alabama,357U.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1.html -
了解详情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还出现了一些以现行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作为诉讼对象的“制度诉讼”案例。[6]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抽象行政行为也可以直接或间接侵害相对人 内的监督(如行政复议监督),那么部门腐败是难以杜绝的,公民的环境权益也是难以得到充分和完备的保护的。只有用另一种权力来监督和制约环境行政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78.html -
了解详情
的协调运作,但这并非意味着没有重点,恰恰相反,现代行政法应当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情势而有所偏重。例如,由于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 的规定,我国行政诉讼所保护的权益范围仅限于相对方的人身权与财产权。随着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公民权利保护的范围应逐步扩大,否则,很难适应市场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66.html -
了解详情
沟通,以积极维护其权益,如此才真正落实人民基本自由权利之保障。”[1]从法治国家发展的路径看,凡是行政程序发达的国家,公民的权利也就越有保障 诉讼法需要增加“给付判决”和“禁止判决”。[3]对于行政主体无理拒绝行政相对人卷宗阅览申请的行为,法院可以通过给付判决,强制行政主体向行政相对人提供卷宗材料,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2.html -
了解详情
或有损道德风尚,并在3月之内提出异议,可商标管理机关并不支持该异议,公民甲提起行政诉讼,势必会主张民族平等或道德风尚等公共利益。就此而言,《商标法》已经 的经验。 “实际和相当可能性”之反面,可以理解为,尽管被诉行为作出,但起诉人的权益通常情形下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也就不存在因果关系。这包括想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51.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 一、对人身权、财产权的不同认识角度 人身权、财产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最基本、涉及范围也最广泛的权益。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 等等。这就是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以及自己特殊行政义务观念淡漠的表现,也表明行政法学将一般民事权利与行政相对人权利区别开来是具有重要现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89.html -
了解详情
、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各地纷纷成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对见义勇为者进行褒奖。但由于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没有国家财政支持,因而资金有限,基金会对见义勇为者及其 、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①如《人民警察法》②第2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83.html -
了解详情
但两者之间并非水火不容,在多数情况下是相辅相成的。在根本意义上,私人权益处于更为基础的地位——政府权力奠基于公民的权利让与,更需要得到政府权力的 法规与案例评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页。 [26] 我国行政立法的导向也已经发生变化。诸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98.html -
了解详情
但两者之间并非水火不容,在多数情况下是相辅相成的。在根本意义上,私人权益处于更为基础的地位——政府权力奠基于公民的权利让与,更需要得到政府权力的 法规与案例评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页。 [26] 我国行政立法的导向也已经发生变化。诸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72.html -
了解详情
的指示、批复等行为,以及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安排、制度设计等等,也不是完全处于真空状态,对公民的合法权益不造成损害。如同抽象行政行为较具体行政 当中当中“具体行政行为”扩展为“行政行为”,从根本上扩大受案范围,改变“批发式的违法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得不到司法审查得现状,将规范性文件直至行政规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