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但也没有什么直接作用!对方不履行调解协议,你还是要去法院起诉。倒是省了劳动仲裁程序! 除非在调解协议出来后,一块去法院打司法确认 单位利用强势地位迫使劳动者到其他单位工作,而变相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七条 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614.html -
了解详情
2010〕12号司法解释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如果以劳动者申请的数额作为判断标准,由于劳动仲裁案件不收费用,很容易出现劳动者漫天要价,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 裁终局制度的设计反而比没有一裁终局多了一倍的程序,对劳动者更为不利。这样的结果不是《调解仲裁法》所追求的。 可见,分别制不利于劳动者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584.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仲裁法》(以下称《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发生劳动关系争议时,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的,法院受理后,应当对被诉工伤认定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也就是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是最终裁决,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庭仍然有权确认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973.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也可以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必将劳动争议仲裁作为诉讼前的必经程序。当事人在选择劳动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就不能再选择诉讼方式。反之亦然。由于劳动 作者简介】 韩晓龙,单位为陕西省华县人民法院。 【参考文献】 {1}信春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范跃进:《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0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强制仲裁制度,存在严重的诉讼化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劳动仲裁缺乏自身的特点,仲裁庭的组成没有真正体现三方原则。虽然法律规定仲裁庭由企业、工会和 化解一些在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在30天调解期内将争端消灭于萌芽状态,以减少进入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程序的案件数量,降低争议解决成本,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906.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依据调解协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十八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终局裁决,劳动者向 十二个月金额的,应当按照终局裁决处理。 第十四条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同时包含终局裁决事项和非终局裁决事项,当事人不服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45.html -
了解详情
丧失胜诉权,影响到实体权利的行使。而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是对程序权利的限制,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这种程序法中,当超过仲裁 》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克服劳动者维权的这种障碍,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其中的一些制度更体现了这种立法精神,比如规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722.html -
了解详情
。英国在司法部下设有独立于普通法院的产业法庭和上诉就业法庭,对协商、调解不成或由法庭直接受理的案件,产业法庭开庭听证,并进行裁判;当事人如果对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即劳动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雇佣法律关系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二种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01.html -
了解详情
2010〕12号司法解释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如果以劳动者申请的数额作为判断标准,由于劳动仲裁案件不收费用,很容易出现劳动者漫天要价,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 裁终局制度的设计反而比没有一裁终局多了一倍的程序,对劳动者更为不利。这样的结果不是《调解仲裁法》所追求的。 可见,分别制不利于劳动者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42.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的劳动争议纠纷来讲,在法律程序以及实体审理上来讲都已终结。 当事人一方不能以不服仲裁调节为由起诉至法院,法院不能受该案。当事人也不能就已经经过仲裁调解处理过的纠纷再去申请仲裁,依据一事不再理原则,仲裁也应当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或仲裁裁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8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