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对其效力进行确认或者解决有关的争议,则构成了如何使诉讼和调解两种纠纷解决方式能够顺利对接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以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8月发布的《关于 的角度看,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与我国法院出具的调解书以及经司法审查所做出的确认调解协议的决定最相接近的,可以说就是诉讼上的和解这一概念了。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84.html -
了解详情
就成为审前程序得以产生的一个直接动因及其承载的重要功能。(3)促进和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因诉讼案件激增,程序复杂(complexity)、诉讼 纠纷解决方式。 一般而言,法院附设调解具有以下特征:(1)除某些类型的民事纠纷实行强制调解外,法院附设调解程序的启动一般由当事人申请。(2)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2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实体结局仍然没有自主决定权决定权掌握在审查案件的司法机关手中。换言之,和解协议必须经过司法机关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发生效力,即承认犯罪人和加害人的 允许刑事自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以法官庭前调解、特邀调解员调解或律师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18]。由此可见,对于被害人自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8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调解也是目前我国法院运用最多的一种处理民事纠纷的结案方式。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现行调解制度也日益暴露出它的 调解制度 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诉讼活动。 按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法院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06.html -
了解详情
中便记载了不少调解。发展至明清时期,调解已成为常用的基本手段。 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发挥着其他争议解决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紧密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规定第四条的表述是: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39.html -
了解详情
达成和解协议后申请恢复执行的 期限,应理解为申请执行前的时间加上和解协议逾期的时间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19条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二是认为只要一申请执行 展或无法取得较好效果的情况下,执行机构适当介入引导,促成当事人通过和解方式妥善解决纠纷,化千戈为玉帛,但执行人员必须掌握一个度,不能给一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9.html -
了解详情
调节对不同ADR程序的监督和支持,例如,如果法院在司法审查后对仲裁裁决和调解协议支持率高,当事人在仲裁和调解之后自然就不会再轻易发动诉讼。法院也可以通过对 该程序的核心内容是要求法官尽可能早地在诉讼的初期将和解提议提供给当事人,以避免用裁判的方式来解决民事纠纷,并减少案件的上诉率。另外,为了增加法庭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48.html -
了解详情
调节对不同ADR程序的监督和支持,例如,如果法院在司法审查后对仲裁裁决和调解协议支持率高,当事人在仲裁和调解之后自然就不会再轻易发动诉讼。法院也可以通过对 该程序的核心内容是要求法官尽可能早地在诉讼的初期将和解提议提供给当事人,以避免用裁判的方式来解决民事纠纷,并减少案件的上诉率。另外,为了增加法庭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45.html -
了解详情
,而这些要素恰恰是不同学说之间争论的焦点所在,是不容忽视的。将其放入民事纠纷解决方式这一系统中进行定位,必然涉及到所有引起争论的因素,对这些 制作调解协议书,亦可不制作。仲裁终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当事人和解撤回申请书、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由仲裁庭制作调解书、仲裁庭做出裁决。前两种方式意味着当事人在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7.html -
了解详情
概括。在现行民事诉讼法中,上述理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具体的表现比如法院可以主动调查收集证据,当事人主张和举证对法院没有约束力,和解协议没有既判力 的规范化,即,哪些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哪些案件适用简易、小额程序或者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哪些事项由法律强制性规定,哪些事项当事人可以选择,哪些事项又是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