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地位(及其局限性)。”3为此,制度法理学既要分析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又要揭示规范背后的社会事实;既承认没有得到证实而且有人认为不可能 ?descriptionism),它原来是伦理学上的概念。西方的伦理学家把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其中元伦理学就其本身而言,完全由哲学分析所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分配(交换)的确然存在。这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似乎只有在现代的法律规范中才有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在一个社区或一个时代,只要存在“你我权 、乃至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新加坡)法治发展的事实中俯拾皆是。 四、结论:透过民间规范关注习惯权利 习惯权利的概念提出已久,但我们在何处寻找习惯权利?仅仅凭借人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html -
了解详情
是什么,人们的意见基本相同,笼统地讲,是指一个国家中的依照一定原则和要求组成的全部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就这个意义上而言,凡能够被称之为法律 法律体系涵义的实践意义 从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出发,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及其它法律的规定,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国家稳定发展民族兴旺发达的百年大计,科学严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的应然存在状态和应然内容,和在实在法解释中,相对于社会学解释的法律规范的应然内容。而实然是指在实在法解释中,相对于自然法解释的法律 的意见,而不是理性思考之后的划分。 另外,部门法体系所导致的部门法学体系割裂了法律的整体性。在现在的我国法学研究中,出现了部门法研究的山头主义倾向,即部门法研究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html -
了解详情
与“非正式的法源”(nonformal sources of law)。前者是指那些可以从体现为权威性法律文件的明确文本形式中得到的渊源,如制定法、判例法、国际条约和 规则。因为根据原则提出新的规则,实际上是将原则转化为规则。这两种法律规范之间能否转换、如何转换,不能够以简单的推导步骤加以证明。它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81]“应当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法规(指环境保护法律)日益增多,它把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与高速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融为一体”。[82] 法律主要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这时将少量的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则不纳入法律规范系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人与自然(包括环境资源)的关系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1.html -
了解详情
与发明问题》,第9页。 47,参见马丁·戈尔丁:《科学与法律中的发现与发明问题》,第9页。 48,Norwood Russell Hanson, ‘Is there 作用的基础上,对司法能动进行了调和,提出了建立“立法-—司法互动”的以法律规范为主导以司法实践理性为发挥的法治结构的构想。参见拉伦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5.html -
了解详情
生效条款拘束的规范性态度,形成反覆适用该条款的惯例行为,以判断有效法律规范。这种柔性、包容的法实证主义(inclusive legal positivism),或是Coleman后来所称 ,不得以宪法限制之)、以及第一百七十一条二项的规定(法律与宪法有无抵触发生疑义时,由司法院解释之),则给予司法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html -
了解详情
针对这两个问题,做深入的探讨。 (一)法律原则的定位 法律原则既不是有效的法律规范,也不是一般道德原则,那么它的地位到底是 其原则模式法理论的政治道德基础。依照Dworkin的看法,在疑难案件中原则作为法律实践(legal practice)的证立依据,主要是为了发现(discover)诉讼当事人原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html -
了解详情
几种困难。 在奥斯丁看来,主权者(个人或团体)发布的表达他的愿望的命令就是法律。他没有考虑到立法程序问题,只有遵循立法程序的主权者命令才能成为具有效力的法律。同时 对结构标准的分析和批判主要集中在凯尔森的理论上。 拉兹指出,凯尔森的法律规范理论存在着不协调之处。从静态方面讲,凯尔森认为每一条法律规范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