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律与道德尽管一直都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但两者却有着相同的价值指向。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对社会重大的、带全局性的关系进行规范 ,客观上必然会产生蝴蝶效应,使很多人惧于做好事的成本而不敢再做好事,成为人心渐冷、社会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以为,在目前高层次道德滑坡势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10.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领域,但亚里士多德还是认为,它是一种接近真理的方式。在亚里士多德及其追随者看来,修辞是一种推理的方法。这跟道德推理与法律推理中的决疑术或 的法律意义叙说清楚。解释不应该说是解法律文本之蔽。从法治是使用明确的法律规范来进行统治的角度看,法律文本中被遮蔽的东西并不重要,也许那只是一个历史的问题,而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32.html -
了解详情
不断渗透。国内暴力犯罪活动也日趋严重。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 一、暴力犯罪的概念及界定 经济收入与升学率直接挂勾,使学校只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向学生传授优秀文化中的道德规范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而且,上述现象在高级教育阶段也并非不存在。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78.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道德权利制度化的逻辑起点,法律权利只能与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所保障的道德权利相邻接并处于其下。无论是在国际领域还是在国家内部,人权的制度化保护只能从最低 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实际状况,更重要的是考量法律权利如何在现实中得以更好的实现。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应该确定为不损人利己、不假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83.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必须才是法定义务。认为婚外情是不道德的当然是一种主流道德规范,但道德的问题要靠道德来调整,法律要给人们留下一个私生活空间。(2)婚姻法规定的过错方四 一般契约,但并不能抹煞其契约的根本属性。之所以许多学者极力排斥婚姻契约观,另一个重要理由为:将婚姻视之契约,就会给婚姻家庭关系染上铜臭,使之金钱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88.html -
了解详情
把礼的规范法律化,赋予礼的尊尊、亲亲以法律关系的性质,从而使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统一起来,[52]所谓失礼之禁,著在刑书。[53]唐代有关身份、物权、债权 有优势;民事行为转为民事诉讼后,法无明文规定者,法理显得特别重要,习惯和礼能否替代或破法理还是问题。当然,法理本身与习惯和礼能够沟通,它们本质上都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35.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道德权利制度化的逻辑起点,法律权利只能与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所保障的道德权利相邻接并处于其下。无论是在国际领域还是在国家内部,人权的制度化保护只能从最低 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实际状况,更重要的是考量法律权利如何在现实中得以更好的实现。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应该确定为不损人利己、不假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718.html -
了解详情
地剥夺人的社会归属。 人的社会归属对于人来说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对此可以作出各种各样解释。但是,最为 根本的还是,蛰伏于一切社会关系中的伦理关系对人有着无穷的诱惑。因为 阶段中,也会把它的道 德本质展示给人们。既然法律的惩罚是以人的道德良知为前提的,既然法律惩罚可资凭 依的措施是把人从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84.html -
了解详情
孕保障特定群体的生育权 生儿育女是人类最基本的愿望,对某些人来说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同时还是种族延续的需要。但是,对于某些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或后天原因导致的不孕 民族色彩,婚姻家庭中的许多行为属于道德问题,要靠道德来规范、舆论来引导和约束。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有些行为应有道德加以调整,法律对其介入并无实益;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98.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道德权利制度化的逻辑起点,法律权利只能与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所保障的道德权利相邻接并处于其下。无论是在国际领域还是在国家内部,人权的制度化保护只能从最低 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实际状况,更重要的是考量法律权利如何在现实中得以更好的实现。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应该确定为不损人利己、不假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