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为当事人和检察机关。2、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限制在:①能够证明原裁判所依据的证据虚假;②据以裁判的依据已被撤销或变更;③原裁判严重违反法定程序;④原审 ,更应满足这一自然法则的要求。所谓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诉讼过分迟延等同于拒绝裁判的古老理念,便是这一法则于司法领域的最好印证。一个社会无论多么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15.html -
了解详情
X的委托书,并冒用X名义选任了A律师为诉讼代理人。 再审法官认定了X的主张,但由于X并未在原审中取得诉讼当事人的地位,因此,原审判决效力并不及于X, 的程序保障,因此,此类情形应作为任意当事人变更的情形来对待,即当事人对于以前进行过的诉讼如果有异议的话,该诉讼应从诉讼发生之初重新开始。本案中原告主张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40.html -
了解详情
中,法院就程序事项和实体事项进行审查核实的行为。比如,审查当事人的起诉、反诉、诉的合并和变更、上诉、再审以及申请回避、期间顺延、复议等,是否具备法定要件 须遵循表示主义并且不得附条件。特别是诉讼当事人做出取效性诉讼行为后,法院应当尽可能及时或当庭做出决定,才符合诉讼行为确定性的要求。七、既判力论如果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 依据的具体事实和理由或者主张的再审事由与其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不一致的,立案法官应向当事人释明并要求申请再审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第四十条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604.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 (一)当事人未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者申请再审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的; (二)人民法院正在对民事再审申请进行审查的,但超过三个月未对再审 判决的; (十)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一)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第八十四条符合本规则第八十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69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除非通过特别途径,如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否则是不能撤销或变更的。这种确定判决的不可撤销性就称为形式上的确定力或外部确定力。判决实质上的确定力 考虑再审对象,例如,只有生效的判决和个别裁定,如驳回起诉的裁定才能申请再审;低于一定诉讼标的案件不能申请再审。当事人放弃上诉的、关于解决特定法律关系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38.html -
了解详情
[19]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第181条。 [20]赵旭东:《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当事人申请再审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变化》,http://wenku.baidu.com/view/6527aa2fb4daa58da0114a00.html。 [21][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41.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已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又提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决定再审的案件,依照《办法》有关规定交纳诉讼费用。(3)其他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再审 说法律制度显然不能以事先推定错判的理念而免收申请再审的诉费。反之,应当以推定原判并无错误的理念而要求缴费。因为原判毕竟已经生效、已经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1.html -
了解详情
benefit from his own wrong)。此外,法律对这些再审理由的明确性或称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这就从证明标准的角度抬高门槛,以限制提起不利于被告人 利于被告的再审理由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就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虽然民事诉讼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49.html -
了解详情
丧失诉讼行为能力而需要确定法定代理人的、发生法定当事人变更的等等,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给予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诉讼承继人参加诉讼的准备时间。 在民事争讼程序中 制度,破坏双方审理主义);并且,对于法院违法适用缺席审判的,缺席的当事人有权提出异议、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 (三)程序参与原则在非讼程序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