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保障。“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三,政治文明与法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我们过去5年和13年的基本经验之一,即是同时推进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87.html -
了解详情
似乎对法律或法治不够尊重,并似乎和今天对“依法治国”的强调背道而驰。然而,很少有人坚持任何一部特定的法本身必然是“好”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就能断定由这些法 . [57] 参见罗豪才、袁曙宏、李文栋:“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载《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页5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html -
了解详情
(1)在依法治国时代,法律的契约性特征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即使在中国现实语境之下,党领导人民制定刑法,刑法是人民意志的一种体现,则法律制定与政策 的现实条件下,法律职业者个体权力相对比较薄弱,司法职业者坚持这样一个道德标准弥足珍贵。因为人道主义本身就是正当程序的一项基本价值。如果说程序正义直接体现为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674.html -
了解详情
的整合主要由法律来实现。法治是与人治对立而言的,对此江泽民主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 ,法治是否应与德治相结合呢?笔者认为,既然作为治国模式的一种选择,我们应当持慎重态度,并且只能坚持一个标准,要么是法治,要么是德治。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807.html -
了解详情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和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司法改革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自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 司法的领导的错误思想。应当看到,分级管理和垂直管理都是党的领导,只是实现的方式不同,都是一级服从上一级,最后统一服从于中央。这不仅不是削弱党的领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0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权无孔不入,其中也包括进入司法领域。二是司法机关与党的领导、人大和检察的监督以及新闻舆论等方面的关系未在立法上真正予以理顺。三是司法体制 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涉及司法制度方面,则提出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这就明确提出了坚持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04.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并基于上述原则,根据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并结合社会转型期的实际,笔者就如何加强执法监督、改善行政执法,尽快建立 内的执法监督工作和监督法制建设。为保证必要的权威性和加强党的领导,该委员会的地位应高于本级人大的其他专门委员会(级别高半级,类似于纪委在中共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14.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9]基于这种共识,“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所有这些都表明,坚持法的统治、法律自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是有学者从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入手,认为在我国建设宪政,“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从“提高全民族的宪政精神”“健全宪法实施保障制度”入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17.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的可能性发生怀疑,甚至对法治或依法治国本身的信念发生动摇。”[1]司法改革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它接连成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的组成部分。继十五大提出公正,十六大 是太多,且欠规范、欠科学。人大的个案监督、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党的领导和监督、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指导和监督、院长、庭长和审判委员会对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8.html -
了解详情
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论新阶段》,鉴于张国焘严重地破坏纪律的行为,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组织;(二) ]11 号)。 [22]《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 1999 年 4 月 22 日印发)。 [23]《依法治国的基石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3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