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证据时是否有权决定当事人再举证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有什么必要在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时赋予其有权决定当事人再举证的权利? 其二 即可。如果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真的涉及到“其他人合法权益”,既可以通过第三人法律制度加以解决,也可以通过另行民事诉讼的途径加以解决,完全没有必要和人民法院的调查取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23.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作为一种问题的提出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笔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中不宜引进这项制度。其理由可以先从答辩失权在比较法上的位置来考察。在英美法系民事 就单纯否认的被告而言,现行的举证时限制度已足够达到强制答辩的效果,无须再规定什么不应诉判决。与此相对,被告意在抗辩的情形则要复杂一些。尽管某些抗辩对于原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43.html -
了解详情
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案件标的额虽小,但案情却很复杂,适用简易程序并不能使案件得到正确处理。此类案件即使再经二审审理也不能保证案件公正解决,因为现行审判实践 、科学的三审终审制建立之后,取消再审制度,公权对民事诉讼权的干预应当自然消失。当事人不服一、二审裁判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但当案件经过三审裁判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7.html -
了解详情
中被广泛使用,其好处显而易见,然而,如何扬长避短,使调解这个制度深入人心,并得到当事人的拥戴,值得我们思考所以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结合实际,找出其中的 国家甚至人类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今天,我国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所以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也更具人性化,毕竟它是通过信息传递,促使当事人相互沟通,进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575.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的程序问题,法院可以根据该原则行使公平裁量权,直接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进行调整[7]。可见,无论如何表述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目前学者们 狭隘地看待他任务的功能。如果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天职,那么我们对它不会有什么智识的兴趣,而那些对案件卡片有最佳索引的人也就成为最睿智的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3.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法官可以利用其权限范围的强制力,同时晓之以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大局的利害,加以劝诱、教导,通过两种手段的并用以使一个案件得到解决。滋 分歧相当明显。 [19]这里我们使用了调处一词,是希望它能涵盖清朝州县民事诉讼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地方官经常从事劝导当事人和解息讼的工作;(2)虽然大多数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41.html -
了解详情
(1988年第2期) 虚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在审判实践中时有发生。这种行为应否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适用什么程序追究其民事责任,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的诉讼请求,而否定对其适用反诉程序。据此可以说,被告因追究原告虚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民事责任而提出诉讼请求,完全符合反诉成立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263.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我国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不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法律规定所建立 违反民事诉讼法没有什么必然的惩罚,又为什么要碍手绊脚地去遵守呢?要保障《民事诉讼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就应当全面规定各种民事诉讼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0.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避免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就有必要进行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实际上就是民事诉讼中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一种救济程序。按照当事人的申请时间,财产保全 在案件宣判后或调解文书生效后认为工作需要,在征得权利一方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启动诉后保全。人民法院发现准被执行人有恶意转移财产情形,征得享有债权一方当事人同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31.html -
了解详情
无线电通讯当庭作证,例如通过可视电话、电脑视频等。这种变通制度和证人出庭作证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它只是空间上的不同。它更易消除证人的作证顾虑。 其证言是否真实可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各方当事人通过对证人迸行质询,来辩明证言的真伪,充分实现各方当事人的辩论权。各国的民事诉讼立法都十分重视证人出庭作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