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与其他四种诈骗表现形式存着本质的区别:一是前者的实质是非法透支,它以真实有效的信用卡作为 ,因此无论以哪种标准认定,这种情况下都不可能构成盗窃罪的既遂。 4.不宜将伪造和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行为分别定罪。 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行为人伪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66.html -
了解详情
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迷信方式骗取他人钱财,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评析:本案在定性上之所以出现争执是因为犯罪行为人同时实施了欺骗行为和秘密窃取行为,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如下: 1、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两罪都是财产犯罪,侵犯的客体都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706.html -
了解详情
为独立的罪刑。诉讼欺诈同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有明显的区别。下面探讨一下两者间的区别。 (二)诉讼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 诈骗罪的本质在于骗,即被害人处分财产、 现象,实际上是违背被害人真实意愿的,是由于行为人的原因,致使被害人限于错误的认识而表现出的自愿。②诈骗罪同盗窃罪一样都是用和平的手段取财,但其有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56.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抑或其他,是一罪还是数罪,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具体分析。 我认为,首先,其不构成诈骗罪。所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 的换卡行为,但犯罪最终有没有得逞我认为应当具体分析。根据刑法有关理论,目前在盗窃罪的既遂未遂界定上有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15.html -
了解详情
了从来的通说上关于第1项和第2项分别是关于真正身份犯和不真正身份犯的这种形式上的区别的解释,而认为第1项是关于真正以及不真正的违法身份 有关适用问题举例进行说明。 (三)关于违法身份与责任身份适用的举例说明 (1)关于贪污罪、职务侵占罪、侵占罪、保险诈骗罪、诈骗罪、盗窃罪 笔者之所以认为,贪污罪的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91.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就已开始。11世纪末出现的意大利注释法学派注重对罗马法的文义解释,通过区别、扩张以及限定等方法来构筑罗马法解释体系,12世纪后半 诈骗罪的一种情形按照盗窃罪来处理,属于刑法理论上的法律拟制,不符合吸收犯的要求。如何理解上述说法?我国刑法学家张明楷在《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中写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13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名成立,证据确实充分。关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辩称被告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而非盗窃罪的辩解和辩护意见,经查,被告人的行为系趁失主不在现场之机而秘密窃取财物 ,犯罪主观方面都要求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两罪的区别,主要是犯罪行为的客观特征不同。行为人是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取得财物,还是采用欺骗手法使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8.html -
了解详情
的二元论,几乎只有一层窗户纸的区别。 二、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主观违法要素的展开 (一)承认主观违法要素的理由 对于为什么必须承认主观违法要素,井田良教授 非法拘禁和绑架;[28]强拿硬要的行为,不联系寻衅滋事的意思,就难以区分抢劫罪和寻衅滋事罪。此外,盗窃罪的故意与非法占有目的,揭示了行为改变占有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320.html -
了解详情
【案情】 2010年8月,某炼钢厂向焦炭厂购买一批焦炭,焦炭厂遂与郭某达成货运合同,由郭某负责运输焦炭至炼钢厂。运输途中,郭某见财起意,将焦炭 行为人获取财务或者财产性利益,且数额较大。第三点中的处分财产行为便是实质性行为,是诈骗罪区别于盗窃罪的关键。处分行为做具体解释是受害人对财产做出处分而失去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137.html -
了解详情
,采用秘密手段转移被害人存款的行为仍应构成盗窃罪而非诈骗罪。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限,主要根据犯罪行为客观方面的特征来区分。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以秘密窃取 占有。可见,是采用秘密手段获取财物,还是采取骗术获取财物,是区别盗窃罪与诈骗罪的最本质的法律标准。但是在具体处理案件时,如果将是否使用骗术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5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