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当行政行为设定了义务,而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该义务时,依照法律规定,行政主体可强制其实现该义务的履行。因行政确认行为不直接对 特阿斯曼 等著 乌尔海希 编选 于安 等译.德国行政法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1 [5]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514.html -
了解详情
仍属于适用硬性选法规则的情形下,依旧摆脱不了识别问题的困扰。参见陈荣传:《不当得利准据法之研究》,载《东吴法律学报》第 Inc,New York 2002,p.193. [45]魏振瀛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73页。 [46]前引[4],第282页。 [47]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253.html -
了解详情
新闻舆论宣传化到“文革”期间的新闻阶级斗争工具化;加之当时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风潮、法律意识的缺失以及儒家传统的“息事宁人”、“息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新闻侵权的出现缺乏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8、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 9、许崇德主编:《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412.html -
了解详情
1)因职工开发商业秘密而应获得的正当利益未得到满足而发生纠纷。我国很多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完成科技成果的职工给予物质奖励,有些规章则明确规定, 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注:杨紫煊:《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这里的经营是指一种独立的、以营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004.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虚假事实的举证责任应由原告承担。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等也规定虚假事实是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恒升诉王洪等侵权案评析 [33]杨立新。简明类型侵权法讲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2. [34]陈力丹。更正与答辩-一个被忽视的国际公认的新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98.html -
了解详情
,既能保证民法典的原则性和相对稳定性,又能体现商事法规的具体性和灵活性,适应变动频繁的商事交易活动对法律不断加以修改完善的需要。 第三,两派观点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范健主编《商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覃有土主编《商法学》,中国政法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63.html -
了解详情
创新活动。这并非意味着行政机关完全丧失能动性和必须要看立法机关的眼色行事,法律保留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确定哪些领域行政机关是可以自主创新的,哪些领域行政 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92页。 [29] 参见江必新著:《行政诉讼问题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32.html -
了解详情
俊.《民商法新问题与判例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139141. [5] 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06-307. [6] 杨立新.《论侵权责任的补充责任》[DB/OL],杨立新民商法评论网: //www.yanglx.co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782.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有对象,也即有被解释的法律规范存在,应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对其加以理解和说明。第三,司法解释一经公布,即具有普遍的司法 ,2003,387。 [5]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38。 [6]卓泽渊.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36。 [7]赵晓敏.论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951.html -
了解详情
1981年)。 [54] 参见同上论文。 [55] 参见: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56] 参见:尹田著《民事主体理论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52页;魏振赢主编《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以下;江平主编《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