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简单民事案件。最高法院对此也做了进一步的司法解释,同时明确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等三类案件不得适用简易程序。但总的来讲,这些规定过于笼统,以致于法官做出程序 均有利弊:第一种做法可发挥业务庭长熟悉业务,熟悉承办法官审判技能的优势,准确做出适用程序的选择,但容易造成业务庭长滞留案件和滥用选择权;第二种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在很多民商事案件中,当事人根本就不参加庭审,而刑事审判中,证人不出庭作证也是一个普遍性事实,绝对化的亲历需求和条件在今天都已经丧失。即便需要了解庭审过程, 的判决。他必须接受该判决并且不得对其进行指责。参见[德]傅德:《德国的司法职业与司法独立》,杜涛译,载上引,宋冰书,第16页。 [6]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745.html -
了解详情
审人民法院,由第二审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当事人不上诉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这两条的规定,重心完全置于法院的职权干预上,或者说,因为 诉讼法对附带上诉制度并未加规定,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此也予以否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被上诉人在答辩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3.html -
了解详情
论 文 摘 要 刑事立案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它与刑事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刑事判决裁定监督、刑事执行监督共同构成了检察机关刑事诉讼 法定刑事立案条件或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而予以立案,同样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重要表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55.html -
了解详情
能动程度也存在差别。{22}由此可见,即使在英美当事人主义程序的背景下,职业法官比陪审团也更倾向于干预控辩双方的对抗,但这并不能说其丧失了中立立场, 被告的适当照料义务,不能因被告方收集证据的能力孱弱,任由刑事审判成为司法竞技场域,导致被告无法接受最终判决,使刑事审判缺乏安定性。 【作者简介】 陈如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53.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律师,针对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剥夺其辩护权利的行为,获得向法院申请司法裁判的机会,从而促使法院对审判前程序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其中,实体性救济作为授权性规则中 4期 第37页。 [3] 陈瑞华:《增列权利还是加强救济?简论刑事审判前程序中的辩护问题》,《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 第530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63.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这种处理结果偏离了法律的公平正义。这种常见的司法不公行为却是很难用确切的数字比例来回答。对此我们还是从刑事、民事两大审判方面分析这种常见行为。 需要大量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将一些新的犯罪行为列入刑法打击的范围,即使如此仍有一些犯罪行为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不能及时受到法律的惩处,而程序上的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43.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这种处理结果偏离了法律的公平正义。这种常见的司法不公行为却是很难用确切的数字比例来回答。对此我们还是从刑事、民事两大审判方面分析这种常见行为。 需要大量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将一些新的犯罪行为列入刑法打击的范围,即使如此仍有一些犯罪行为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不能及时受到法律的惩处,而程序上的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0.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二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工作和诉讼程序中对法律规范所作的解释。4但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司法解释,是就前者而言的。近年来,对法律解释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的背景说明及具体理解》,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参考》2002年第4辑,法律出版社。 26《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99.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一种立法,就是法律条文。法院里经常开“庭务会”,其中的内容之一就是“业务学习”,学习新的司法解释,讨论疑难案例。(法官Y;法官L1)正是由于对法律知识 诈骗案加以处理,但究竟处理哪些人是由县委(包括政法委)决定的,而具体的司法程序是由司法机关来完成的。同时重大案件向党委汇报已成为一种惯例,这种案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