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 公正裁决的;(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36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十三条国务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71.html -
了解详情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十三条国务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49.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已经过仲裁前置程序,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劳动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确实经过仲裁前置程序的情形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后,即不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须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重新审理。而要重新查清案件事实,或许人民法院会重复做仲裁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46.html -
了解详情
,其合法利益无法保障的情况。这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和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保护劳动者利益原则的精神是相悖的。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唐德 起才能在本单位生效。 1、被告提交公司规章制度未通过民主程序制订。 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应遵循以下民主程序:①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提出草案;②提请职工代表大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44.html -
了解详情
,其合法利益无法保障的情况。这与《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和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保护劳动者利益原则的精神是相悖的。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唐德 起才能在本单位生效。 1、被告提交公司规章制度未通过民主程序制订。 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应遵循以下民主程序:①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提出草案;②提请职工代表大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43.html -
了解详情
,也因不同的组成形式而有所不同。 自始至终未办理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因此,劳动者与其发生纠纷属于非法用工关系, 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以及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歇业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作为劳动争议受理。 而浙江省高级法院对此确有不同观点,如2009年4月16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03.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辞职的权利,但为了达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利益平衡,法律规定,此种劳动合同解除条件只有在劳动者履行一定法定程序(应提前30日书面通知)后才能 合同的其他情形。而且在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情形的,劳动者可以立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367.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 (十三)对于用人单位现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薪酬的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用人单位原法定代表人或原负责人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薪酬的 保险,可裁决由用人单位按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报销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的医疗费用; 失业保险,可裁决用人单位按国务院失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849.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按劳动者实际工作的年限给予经济补偿。 1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双方口头约定有试用期且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 机构进行认定和鉴定。 受委托机构对上述委托认定或鉴定要求不予受理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查明的事实依法作出劳动者是否为工伤的事实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8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