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和适当方式有效送达用人单位,并保留相关证据。在本案中,劳动者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并没有拿出工厂违法用工的证据,而是采取“一走了之”的措施,致使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还要赔偿工厂的经济损失。于为民提醒在职员工,离职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否则要承担给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案提醒职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724.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文字形式说明按季度考核的情况下单月工资考核和发放标准,该季度第一个月,所有员工销售业绩均为0,当月实际到账工资均为全额的60%, 因为公司认为在按季度考核 ,希望在结清了账款、财物和重要事务的情况下当天直接离职,被公司拒绝,并暗示员工这样做的话在法律上有风险。 想请教几个问题: 1、企业不与员工 ...
//www.110.com/ask/question-1986879.html -
了解详情
;SY公司应先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申请,其直接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诉至法院不符合法律规定。另外,杜某称其之所以签承诺书是因为受到了SY公司的胁迫,不是其真实 和理由等情况,准确判断企业所提起的诉的性质。例如,若企业以(离职或在职)员工与其所在的新单位或兼职单位共同侵犯其商业秘密为由提起诉讼的,那么,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87.html -
了解详情
确认,对关联性不予认可;李某提交陈某某的员工履历表,证明陈某某于2010年9月20日离职,陈某某对离职日期不予认可;李某提交陈某某2010年3 承担赔偿责任"。被上诉人李某虽未依法办理工商注册手续,但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被上诉人深圳市中××公司应当承担共同责任。被上诉人李某答辩称,请求驳回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884.html -
了解详情
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签订劳动会同,并设定限制同业竟争条款及保密协议,约定“员工在公司任职期间离职半年内,非经公司同意不得在同一区域与公司经营或者提供同类服务 限制,势必造成劳动者的就业、择业权以及自主创业方面的不合理限制。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即雇主的地位显然高于劳动者,动辄以解除劳动合同相威胁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540.html -
了解详情
我想咨询一下 我之前在一家公司做人事工作,现已离职。现在有员工告公司没有合同,事情久远, 我不记得我到底给过合同没有,现在公司没有发现合同 请问我要付法律责任么【我离职的时候状告公司的员工还在职工作,我所有资料都是在离职的时候已经交接了的。而且我离职之后和 ...
//www.110.com/ask/question-1383212.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商业秘密更迫在眉睫、引人深思。本文主要从保密协议的签订、履行和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以及如何完善传统立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不足进行初步探讨。北京律师 //www. 指脱离商业秘密的期间。在劳动法上,脱密期是指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在离职前必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脱离涉密岗位为用人单位再工作一定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063.html -
了解详情
在合同期满之前离开公司,他就会丧失本来可以获得的期权,这样就加大了管理人员离职的机会成本。 (二)股票期权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能使公司在不支付资金情况下实现 。 三、与股票期权制度相关的几个法律问题 (一)股票期权的股份来源问题。 公司通过把股权赠予或配予经理阶层和优秀员工的方法,以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及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48.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继续上班的话,不知道他们会更想出什么损招来.当时就一时糊涂,签了离职协议. 再说明一点,公司在8月24日同天按照同样的方式与10多位 确认,工资发到2009年8月28日,社会保险缴至2009年8月,已方离职时甲方按照法律规定配合乙方办理相关手续. 3.甲已双方一致确认: 1-甲方按照劳动法相应规定 ...
//www.110.com/ask/question-639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