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的封建法、教会法、罗马法、商法和国际法,这些法律成为西欧国家共同的法律渊源,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欧洲共同法学。然而到了17世纪,各民族国家的建立 Law Review(2001),pp.103104。 [4]《欧盟条约》第5条规定了从属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它既为欧盟扩张权力提供了正当性,同时又试图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62.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国际经济法网 【摘要】在银行信用证法律制度中,独立抽象原则体现了信用证的基本法律属性。体现形式正义的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形式 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作者简介】 徐冬根,瑞士弗里堡大学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研究所所长,金融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35.html -
了解详情
等。自此,人权理论进入法制领域。现代社会人权的法律保障分为人权的国内法保障与国际法保障。从不同的视角对人权可作不同的分类:按主体不同,分为个人人权、类人权 是因为人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仍然保留自然属性,这种属性是带有野性的欲望,不受理性约束,其膨胀导致与社会利益的背离。当个人行为和社会要求发生冲突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3.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说明的是,国家具有多重身份,其既是社会管理者,又是国际法上的主体,还可以是民法上的主体,等等。在规定和讨论国家财产所有权问题时,国家是以特殊民事主体 上也通常将两者统称为不动产或房地产。从自然属性上讲,房屋等建筑物是不可脱离土地而存在的,但在法律属性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如何,亦即是否可将其作为相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33.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也包括股权、信托权等等。以上这些权利有其共同的属性,它们都能为权利人所占有、享有或支配,都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价值和 ,我国目前立法状况决定了《民法典》还不得不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作出相关规定。早在1993年中国国际法私法学会就成立了中国国际私法立法起草工作小组,该小组起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397.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儿童人权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归类的,有以偏概全之嫌,未看到跨国收养法的固有属性和主导方面。从跨国收养法的对象、性质及其基本内容来看,它所表现出来的国际私法 为主体的主权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国际公法,更不同干限定内国行政机关的管辖权和内国行政法的适用范围的国际行政法,(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34.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同年又制定了新办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更加明确了公民的信息公开与知情权。 国际法方面《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各国应通过广泛提供资料来 [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006年4月:第4页 [2]王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年5月:第9页 [3]蓝楠.武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55.html -
了解详情
。7或认为环境权是指自然人享有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的法律权利,它在国内法上即表现为公民环境权,在国际法上即表现为人类环境权。8也有的观点认为环境 包括保护环境的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权主体没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环境权具有人权的属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 环境权是一种兼具私益性与公益性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45.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象不同,其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变认识问题的路径这一工具属性。因此,法律语境下的方法应该既指对预设的法律予以认识和解释的途径,也涵盖对法律现象予以 ,也难以找到中心和主题,并难以形成有学术价值的见解。以国际刑法为例,国际刑法由国际法的刑法方面和国内刑法的涉外方面两部分组成,两重性就是研究国际刑法的基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2.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象不同,其并没有在本质上改变认识问题的路径这一工具属性。因此,法律语境下的方法应该既指对预设的法律予以认识和解释的途径,也涵盖对法律现象予以 ,也难以找到中心和主题,并难以形成有学术价值的见解。以国际刑法为例,国际刑法由国际法的刑法方面和国内刑法的涉外方面两部分组成,两重性就是研究国际刑法的基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