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性之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知道如果不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共同犯罪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并特意加以利用。因此,即使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2]如陈宝富:《渎职罪中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探讨》,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再如包健:《处理渎职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7237.html -
了解详情
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成员追究法律责任,因此不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利用其职权或者职务上的便利实行,只要其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妨碍、阻止司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 ,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7期。 [18]高一飞:《有组织犯罪问题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19]有的学者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03.html -
了解详情
2010年4月24日,共立案查办暴露出的职务犯罪134件156人,其中涉及到厅级干部13人,处级干部41人,且54%的涉黑组织都有 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1999:194. {14}高一飞.有组织犯罪问题专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55. {15}汪力.黑恶势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62.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性之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知道如果不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共同犯罪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并特意加以利用。因此,即使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2]如陈宝富:《渎职罪中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探讨》,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再如包健:《处理渎职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32.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性之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知道如果不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共同犯罪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并特意加以利用。因此,即使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2]如陈宝富:《渎职罪中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探讨》,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再如包健:《处理渎职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5.html -
了解详情
2010年4月24日,共立案查办暴露出的职务犯罪134件156人,其中涉及到厅级干部13人,处级干部41人,且54%的涉黑组织都有 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1999:194. {14}高一飞.有组织犯罪问题专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55. {15}汪力.黑恶势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42.html -
了解详情
党纪处分;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建议有关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十二条 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 过程,由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直接进行调查。经调查核实,确实存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第十五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 ...
//www.110.com/fagui/law_369313.html -
了解详情
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五)对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不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核实后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六)对本地区本部门 党纪处分;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建议有关机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十二条 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可以单独使用 ...
//www.110.com/fagui/law_369145.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上只能适用缓刑。 此外,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少数司法人员对职务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深刻,在犯罪嫌疑人亲属活动和一些领导干部出面讲情的情况下,一般对职务犯罪 和评价,而应深人分析原因,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理性对待。 一是职务犯罪案件要当宽则宽。对于犯罪嫌疑人认罪伏法,有自首情节或悔罪表现,积极退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59.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形势是基本相适应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受贿罪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原有刑法规范,已不能适应反腐倡廉的需要。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 贿赂犯罪中的受贿罪来讲,由于其是利用职务便利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而利用职务之便,大体上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普遍特征。因而国家工作人员在实施受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