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大对被执行人和协助执行人的制裁力度 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是执行程序顺利进行的保障。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拘留期间过短、罚款金额 履行率仅占40%左右,另外60%的生效法律文书要靠法院强制执行。要改变这种状况,在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国家强制执行的职能作用的基础上,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61.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我国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其法律原则大致为: (一) 强制执行措施竞合时适用先行优先原则 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下简称《执行规定》 页。 12 梁野义信、木川统一郎、中村英郎《口语民事诉讼法》,第429页。 13 王建红著:《强制执行法基本原则思考》,载《法律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96.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组织的申请,以说服教育的方式或者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促使行政相对人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处罚、处理决定行为所确定的义务的民事诉讼活动。 对非诉行政执行 二条、第一百零四条之规定对其罚款或者司法拘留;造成申请执行人损失的,执行法院通知申请执行人提起侵权赔偿之诉,请求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判令恶意提出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186.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有时人们会维护明知是非法的利益。表现在民事执行领域,就是法院做出判决并生效后权利人仍然不得不申请强制执行才可能实现判决,而被执行人也千方百计地抵制司法 合法权利这一终极目的考虑。 诉讼是一种成本高昂的纠纷解决方式。执行权的有效性关系到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实现。正如苏力所说,至少中国目前基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69.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以及拒不执行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或暴力妨害执行公务,情节严重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但应注意的是对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对未成年 上诉,这样可以及时解决纠纷,有利于保护非监护一方的探望权和子女的健康成长。 4、正确适用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文书罪。虽然刑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被执行人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39.html -
了解详情
到子女的权益与抚养一方的利益。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新的民事纠纷甚至恶性刑事案件。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探视权案件中的被执行人是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因此 能实现一劳永逸,然而容易激化双方矛盾,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因而应当慎用探望权的强制执行制度。对于直接抚养人无故拒绝另一方探视的,应当采用以教育调解为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09.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案外人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权利,对于纠正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的不当行为,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案外人的执行异议是 判决,实际上就剥夺了其提起上诉的权利,这与民事纠纷的基本原则也是相悖的。 3、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执行异议制度的运行缺乏程序上的保障,实践中一般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90.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判决书和仲裁裁决书都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我们下面只侧重于分析通过法院解决纠纷的情况。 (一)义务违反时至起诉前 民事诉讼采不告不理原则, 效力的债权文书构成例外,此时义务违反后权利人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法律所认可的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和责任确定的提前介入。 [13]第一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70.html -
了解详情
性的纠纷解决方式。 ②无拘束力或非终局性的ADR,即结果不具有可强制执行的效力,当事人在纠纷解决的合意未达成时可直接转入诉讼程序,或在达成协议后的一定 ,诉讼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其固有的弊端,表现为一系列两难悖论,例如在民事纠纷解决中存在的:法律规则(审判规范)与社会规范(传统、道德、习惯和情理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60.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运用这一制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法律宣传,积极促成和解。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和解协议主要应由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法院 会同申请人和解。这些都说明以强制执行措施促执行和解具有可行性基础。 一个健康、有序、发展的和谐社会,需要法院大力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