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疑案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这一历史性的进步必须充分肯定。 二、关于证据不足的适用标准 关于证据不足的适用标准,涉及到刑事诉讼的案件证明标准问题。根据我国刑事证据 、起诉、一审、二审程序。因此,再审法院的审理结果不能适用判决直接改判,只能裁定撤销原判,并指明发回重审的诉讼阶段和重新审理的内容。至于从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7.html -
了解详情
等。笔者最近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最高法院发回重审的一个案件需要追加当事人,立案庭取回案件依法追加该当事人后,将案卷再转回审判庭时,这段期间做出没有注明或作说明 》的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明确“新的证据”在一、二审程序中都会存在。因此,该条款的审限规定在一、二审程序的案件中,均可以适用。3.针对上述情形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4.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审判质量进一步提高。经过基层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绝大部分当事人服判息诉,上诉率仅为12%,二审改判、发回重审的比例为16%;注重办案的法律 警示、审限催办、督办以及超审限通报及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解决民事、行政案件超审限问题以及刑事案件超期羁押问题。确立案卷移送时限,简化案卷移送环节,建立高效的案卷 ...
//www.110.com/fagui/law_22010.html -
了解详情
,但也往往难以改变对于被告方面不利的诉讼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二审程序可能予以纠正,但事实上,许多这样的案件的一审严重存疑的判决往往在终审仍然被维持了。 非常被动的,某种意义上说,在法院的审判程序中似乎很难对案件实体进行全面、正确的处理,即使存在应当发回重审的情形,也往往因某某原因而不了了之。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153.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的行政化影响下,难以保证行政诉权不受影响。个别地方召开所谓的“案件协调会”,对法院尚未审理的案件“定调”、作“指示”,等等,对于这些信息反映也就不足为奇了。 多担风险的意识。一审宣判,当事人上诉后,经办人就如同古代赴京考试的举子,时时担心落榜一样,害怕二审全改或发回重审的结局,以及更担心之后的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42.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疑案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这一历史性的进步必须充分肯定。二、关于证据不足的适用标准关于证据不足的适用标准,涉及到刑事诉讼的案件证明标准问题。根据我国刑事证据 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程序。因此,再审法院的审理结果不能适用判决直接改判,只能裁定撤销原判,并指明发回重审的诉讼阶段和重新审理的内容。至于从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30.html -
了解详情
今日由我所代理的司某故意杀人一案落下帷幕,司某因故意杀人被指控死刑,有我所律师出庭代理辩护最终被判为死缓。【基本案件信息】涉嫌罪名:故意杀人 赵某在医院抢救治疗期间死亡。被告人司某在家中被抓获。【判决】 一审判处死刑 二审发回重审重审一审(2013)铁刑一初字第00042号判决: 一、被告人司某犯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826.html -
了解详情
先例判决制度,确定了一批具有指导性、代表性的案件和审理中较成功地把握住相关立法原则和法律精神的案件,作为该院的先例判决。如在刑事方面,通过先例判决对常发性 一)正确指导适用法律,合理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减少了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情况。在司法实际中存在着相同案件不同处理的情况,而且随着法院管理体制的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3.html -
了解详情
,还罚了款;之后不服一审判决,并上诉,同时,一审检察院也抗诉。到了二审法院,法院以证据不足,发回重审的裁定。一审重审,一审法院又下了证据不足,事实有变的理由撤回起诉,同时,撤销了一审判决。此事,快经历二年时间。请问一下,此案件最终会有什么结果?撤诉之后大概还有多少时间 ...
//www.110.com/ask/question-10311.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制度,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审判委员会的回避。在有些案件中,一审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二审发回重审后,审判委员会能否再对该案讨论决定?笔者认为,审判委员会不能再对该案讨论决定。虽然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对审判委员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5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