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带来的困惑。例如,诉讼法上的举证责任与实体法上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中的责任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吗?第二,因否定诉讼责任(或诉讼制裁)所带来的困惑。 ,罚款、拘留在各国普遍存在。此外,部分国家还存在一些颇具特色的制裁措施:(1)拘传。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380条规定,证人经合法传唤不到庭作证,可处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9.html -
了解详情
即释放犯罪行为人。[62]《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53条a还专门规定了轻罪案件和解后的不起诉和暂时停止审判程序。[63]和解注重的是被害人在程序中的权利和利益需求以及案件 强调诉讼中的知此知彼,防止举证中的突然袭击,维持程序的真实发现功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控方向辩方开示证据的责任在英国、美国等英美法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09.html -
了解详情
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德国面对日渐增长的上诉案件,不断提高上诉案件争议金额的做法不可取。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都是设计和评价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在标准和尺度, 对事实审的上诉,主要涉及上诉人的举证期间问题。为避免当事人借提交新证据拖延诉讼,应限制提交新证据的期间。从理论上说,上诉状中说明争点并提供相应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1.html -
了解详情
89以程序权保障为目标的思路旨在回复和确保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主体性。强调保障程序中的对论原则,其基本内容在于平等分配程序过程中的行为责任。此处所指的行为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否则就不能免责。由此可见,在公害诉讼这样的特殊侵权诉讼中,日本的民事实体法并没有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而是降低了因果关系的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4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到口头辩论终结前这个时间段。更准确地说,由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流程中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举证阶段,法院可以在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第一次证据交换之后便可以 提起上诉,但是德国民事诉讼法仅仅认可非常有限的几种情形可以上诉,比如驳回妨诉抗辩判决及原因判决。当事人对中间判决提起上诉将会导致诉讼程序的进展停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73.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但是却似乎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三、 再审新证据的举证时限 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 问题也是首先发生在第二审程序中。在判断是否为再审中的新证据时,是以该证据是否应当在原审的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再审新证据的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87.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从而跳过第二审法院向第三审法院上诉。这种上诉制度在一些西方国家得到采用。 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州法院所为第一审终局判决,可以越过州高等法院的控诉审 同意;其二,判决牵涉到一项有关公共利益的法律点,而且这项法律点完全或主要涉及某项成文法的解释,并且在诉讼程序中曾经充分争论,已由法官在判决中作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10.html -
了解详情
地起诉或被诉, 法律上不要求实体判决须合一确定的共同诉讼。[12]就连带债务而言,德国民事诉讼学界认为连带债务之诉属于普通共同诉讼。[13]因为,根据《德国民法典 赔偿责任,并对赔偿总额承担连带责任。但不宜对未到案者明确判决其赔偿份额。 (四)特殊情况之处理 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原告人有时会明确表示对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682.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原则适用民事诉讼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于违法性是对合法性的否定,合法性是积极事实,违法性属于消极事实。所以,拘禁机关负担证明其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被拘禁 的基本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国家的侵权法中都在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基础上对加害人的过错规定了证明责任的转换。在德国20世纪70年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73.html -
了解详情
返还,执行法院据此解冻。这个案例暴露出以普通民事诉讼解决案外人异议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该案中,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某银行,认为乙公司系与甲公司恶意串通, 案外人的权利,也不能认为案外人的举证责任完成。3、在裁判内容上,如果当事人未明确合并诉请对实体关系进行审判的,法院虽然可以在事实和理由部分予以阐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