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死刑犯权利的保障措施》的规定,将新生儿的母亲与精神病人也纳入到不执行死刑的范围之中,这样更能体现人道主义和对妇女儿童权利的保护。 3.细化死刑 ,第324、312、323页。 [6]参见卢建平《国际人权公约视角下的中国死刑制度改革》,载赵秉志主编《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年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6.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标准;排除一切怀疑;排除合理怀疑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我国死刑案件证明标准并没有独立的表现形式,而是和一般刑事案件共享着同一个证明标准。 ;二是可以通过量刑证明标准的提高防止罪不至死的被告被轻易地判处并执行死刑,从而防止单纯提高证明标准后放纵本该承担其他刑事责任的罪犯,有效解决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799.html -
了解详情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的决定》中将上述规定修改为: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却 地参与庭审活动,也未及时得到关于二审裁定的通知,他甚至不知道被告人即将被执行死刑,律师在二审程序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般,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你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28.html -
了解详情
必然地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说,伴随着成文法、公开法的出现,法律实施中尤其是死刑制度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开始成为困扰中国古代社会的难点问题之一。这是因为,在成文法 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引入听证程序,以听取社会公众对于是否执行死刑的看法。笔者认为,死刑制度并非仅仅是一种法律制度,它更是是一种法律文化的突出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97.html -
了解详情
民族与某些少数民族的区域性差异和古往今来的时代性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中国在死刑风习文化及心理文化上的多元性。 首先,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众在杀人报应风习、 ,我国有学者明确主张取消对新生儿的母亲、70岁以上老人执行死刑;学者们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死刑特赦制度的实体性、程序性立法建议;第六,在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59.html -
了解详情
,只会增长仇恨。第三个前提:必须使旁观者或听说者痛恨被执行的死犯。然而,对死刑犯执行死刑,通常引起的不是痛恨罪犯的感情,更多的反而是怜悯。 是一种想当然而已。 就我国而言,这二十多年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对于死刑是否具有有效的威慑力则有着更强的说服力。 我国1979年颁布的刑法典,规定死刑的条文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06.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死。因此,在谋杀罪和谋杀的报复之间没有平等问题,只有依法对犯人执行死刑,甚至假定有一个公民社会,经过它所有成员的同意,决定解散这个社会, 于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6]赵秉志等译《现代死刑概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英]边沁《著立法理论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54.html -
了解详情
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怀孕。 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接到停止执行死刑的报告后,应当认真进行审查核实,经审查后可以根据不同 有错误,或者罪犯确实揭发了重大犯罪事实,或者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按照死刑复核程序予以改判;对正在怀孕的犯罪分子也应当予以改判。这样,原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16.html -
了解详情
》第6条规定: 未经合格法庭最后判决, 不得执行死刑刑罚; 任何被判处死刑的人应有权要求赦免或减刑, 对一切判处死刑的案件均得给予大赦、特赦或减刑。 诉讼法论》, 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版, 第19页。 [27]郭光东: 《收回死刑复核权难在哪里》, 《南方周末》2005年3月31日A5版。 [2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58.html -
了解详情
》第6条规定: 未经合格法庭最后判决, 不得执行死刑刑罚; 任何被判处死刑的人应有权要求赦免或减刑, 对一切判处死刑的案件均得给予大赦、特赦或减刑。 诉讼法论》, 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版, 第19页。 [27]郭光东: 《收回死刑复核权难在哪里》, 《南方周末》2005年3月31日A5版。 [2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