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实行开庭审理。可见,抗诉案件和死刑案件的第二审程序都必须开庭审理。 实证调查显示,抗诉案件开庭审理的规定在实践中得到了落实,而上诉 不得为了被告人利益提出抗诉,反而要求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全面、客观收集证明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证据;在司法实践中,也确实存在这种情形,如浙江金华市、河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5.html -
了解详情
综上不难看出,意大利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别程序分别适用于不同案件的不同阶段,它们对侦查、预审、审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和分流,但对于大多数刑事 [2]该法典于1989年10月24日正式生效。 [3]如1997年最高法下发《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明确提出鉴于目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6.html -
了解详情
)。这几类犯罪人在实践中占有大量比例,死刑对其威慑力甚微。对此,马克思指出:历史和统计科学非常清楚地证明利用刑罚来威吓,世界从来就没有成功过, 以毒攻毒,剥夺其财产权益,至少使其倾家荡产、一贫如洗。 再次,必须从死刑核准上限制死刑,确保死刑案件的程序公正。目前,我国死刑核准权的大范围不当下放,使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26.html -
了解详情
不充分的情况下提起公诉,是滥用职权的行为。但不一定要达到法院有罪判决所要求的证明程度。在实务中,一般采用有犯罪嫌疑作为标准。并认为被嫌疑事实, 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官自由判断。在以前,日本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采用高度盖然性的表述,随着其诉讼结构的当事人主义化,现在表述为排除合理怀疑。? (二)刑事证明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在两个方面考虑增加程序控制方法,一是对死刑裁判的证明要求应予以进一步提高,二是增加死刑执行的核准程序。以下分别说明其含义及意义。 (一 研究员。 [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条、第22条、第23条的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当然掌握对死刑案件的审判权。 [2] 但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65.html -
了解详情
爆炸物品罪等,虽然都属于严重罪行,但与故意杀人罪相比,危害程度明显轻一个档次,应当废除死刑,当然,个案属于例外。这需要通过技术性立法规范加以明确。审判实践 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交将云南、广东两省的毒品死刑案件的复核权,授权两省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这种做法值得深刻反思。根据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应尽早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9.html -
了解详情
一级: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该标准适用于对死刑、无期徒刑等特别重大案件的证明。第二级:排除合理怀疑。该标准适用于有罪判决以及重大民事、行政案件的 处罚程序的适用范围不同,对调查、审查和决定的程序要求也不同,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采用的证明标准也应当有所区别。 三、必须兼顾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78.html -
了解详情
在玉自行出走的可能外,还特别提出了两个疑点,即凶器的去向和蛇皮袋提取笔录的证明力的问题。但是却没有依法改判,而是直接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荆州地区 英国,现代改革的直接促进是由对马克斯韦尔康费特死刑案件的司法调查引起的,在该案中,2名少年被判有罪,但是1975年该案被重新审理,上诉法院撤销的有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33.html -
了解详情
化改造,要从现实出发,在原有死刑复核程序规定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往前推进一步,诸如辩护律师的介入、参与问题,死刑案件到二审程序全部开庭问题,如何从诉讼 回答的规定应予废除,因为这一规定适用的结果,必然要把案件的证明责任转嫁到被告人身上。因此,1996刑诉法保留的这一做法,在国内外反映强烈,不少国内外会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9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青少年实行教育、感化、挽救。近几年的实践充分 证明,只有下决心组织几个战役,按照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精神,对犯罪分 子毫不留情地予以坚决打击 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 候,得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后来,最高人民法院据此将大部 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授予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