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了民事和行政程序及救济,第3节规定了与知识产权执法问题相关的临时措施。强化了知识产权执法程序和保护措施,强化了协议的执行措施和争端解决机制,把履行 所有当事方均有权证明其权利请求并提供所有相关证据。首先肯定了当事人在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的请求权。有学者认为权利人可以提起确认之诉、物权之诉与债权之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3.html -
了解详情
另外,此观点认为合伙组织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当然就不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理由是:①依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合伙企业重要事项表决须经全体 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该执行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时实质代表全体合伙人,而非合伙本身。二、笔者的观点对于已起字号的个人合伙,其民事诉讼主体应赋予当事人选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84.html -
了解详情
展开的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001年12月21日公布,并于2002年4月1日起执行,该解释总结了目前现有各级 及英美法系“争点效”理论来决定,对既判力主观范围言,生效裁判效力仅及于本案当事人,对案外人不应有拘束力;就客观范围而言,生效裁判效力仅及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4.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参与人都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关于他们的诉讼权利、义务、责任,法律一般都有较为详尽的规定。但其中仍不免有瑕疵: 1. 常常并不以执行标的的完结而结束…… (二) 诉讼主体对抗的结果与对抗结果的影响 1.诉讼主体对抗的结果 所谓诉讼主体对抗的结果是指诉讼主体各方在诉讼中及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html -
了解详情
的繁重工作量还可以在改革审判方式上寻求解决办法,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自认、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包括 。书记工作做得出色可以成为书记长,复员军人警务工作做得出色可以成为优秀法警或执行人员。总之,他们只能成为行政人员,决不是法官,他们是公务员,适用行政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02.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是涉及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的承担,所以,法律规定一般应由当事人本人提出。四、再审案件的审判1裁定原判决终止执行在审判实践中应当明确,对那些当事人提出 虽然是公权性救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0.html -
了解详情
才给与救济,而且也只能在申请的限度内给与救济:其一是《联邦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139条规定,“审判长应该使当事人就一切重要的事实作充分的说明,并且提出 可以申请顺延期限。对于超过申请期限,权利人申请执行时,法院当然不能依职权移送执行。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受实务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影响,有一种倾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9.html -
了解详情
主张,谁举证”作为举证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明确当事人举证责任及举证责任的分担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贯彻执行。(三)举证公开原则举证公开原则,也称公开举证原则 完善我国举证制度有关问题的构思限期举证是现代民事诉讼立法的趋势,西方国家的民诉法均规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如美国规定了“审前发现程序”,即在开庭之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26.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在民事诉讼审前准备中应当突出证据准备的内容,并应在民事诉讼法或今后的民事证据法中明确规定审前证据准备程序,以规范和指导法院及诉讼参加入的审 实践中,对如何采取证据保全措施,作法不规范,如是否应当制作证据保全民事裁定,若制作,如何执行,抑或与一般的法院查证手段相同,笔者认为,采取证据保全措施,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87.html -
了解详情
5]二、程序保障的宪法基础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制度无疑是在宪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如果刻意要在我国现行宪法中寻找程序保障的条文规定,则又不可能。 保障权利最终实现的执行程序。否则,程序保障只能是被短缩的保障。其他制度,诸如法官中立、改善执法环境、打击地方保护主义等等,也都是与民事诉讼的程序保障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