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顺利实施。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 、加强基层司法所(科)的问题,促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2、依法规范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法制的统一 ...
//www.110.com/fagui/law_230883.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协调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和帮助工作。监狱管理部门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及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对确属不宜在监外执行的 要通过组织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教育活动,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政策形势、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矫正对象的需求,结合犯罪原因、心理类型、现实表现 ...
//www.110.com/fagui/law_211179.html -
了解详情
。 4.权利保障落空,不利社会和谐稳定。罪犯是减刑、假释结果的承担者,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他们本该享有参与权,就减刑、假释的事实认定、证据采纳、法律 发表意见;(2)法庭调查。审判长、检察员、监狱警官分别对证人(与拟减刑罪犯一同服刑人员)发问;审判长对监狱警官、罪犯、检察员发问、质证;(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61.html -
了解详情
,其精神损害能得到确认和赔偿,而其受到程度更甚的侮辱、诽谤的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其精神损害的存在却被否定,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求却 ;破坏选举,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案件;虐待被监管人案件。 5. 加强对刑罚执行的监督,保障服刑人员的基本权利 2004年5月至2005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05.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规范的活动。”﹝3﹞显然,赦免的结果不是产生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因此,赦免不是一种立法行为,赦免制度也不属于立法制度。更为重要的是,赦免并不 。(2)特别赦免请求的审查和批准特别赦免请求原则上应逐级呈交,先由监狱管理机关提出意见,然后由司法行政管理机关中负责特赦事务的机构逐级审查上报,最后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82.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司法部门在戒毒所、收容教育所、劳教所、监狱等场所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依法对戒毒、收容、劳教、服刑人员进行性病检查治疗;严格按照《关于对 病人发生的情况,及时组织提供医疗护理和其它支持性服务。在规范医疗单位诊断、治疗等医疗服务行为的基础上,指定收治艾滋病病人的医院,开展匿名检测和咨询 ...
//www.110.com/fagui/law_4128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列举以外的限制措施。[9]刑事诉讼法第138条列举了可以对被监管人适用的行为限制,如禁止前往特定场所,强制扣押身份证、驾照,强制规定放弃驾驶任何车辆, 1998)案件判决中,确定非歧视原则也适用于州监狱,要求监狱消除在管理、服务、程序等方面对老年服刑人员的不平等待遇。 [7]美国法典(18 U.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880.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简易程序,并尽量判处罚金等非监禁刑;在行刑阶段,对于轻罪服刑人员尽量关押在低惩戒度监狱,尽量实行开放式处遇,以使其尽快实现再社会化。很显然,通过 以修法的形式予以明确和规范。具体包括: (1)扩大法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至少应增加以下几种情形:第一,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67.html -
了解详情
。这里要区分刑事执行、刑事责任与刑罚。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违法的法律后果是责任,违反不同的法律规范其法律后果是不同的。违反民事、经济法律、法规,要 副教授,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注释】 [1] 参见邵名正:《我国刑事执行法的立法构想》,载《中国监狱学刊》1999年第6期。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9.html -
了解详情
后,逃避侦查能力增强,社会危害性更大。因此,有人将监狱又称作犯罪的学校。2、挫折感加强。服刑人员处于一个特殊的坏境中,丧失人身和行动自由,接受别人 被人为地隔断,被关押罪犯之间的冷漠、猜疑,为争夺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恃强凌弱暴力行为的普遍存在,使新入监的犯罪人为了生存,必须抛弃以前的种种文明举止,以适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