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亦应当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附带民事诉讼 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是许多人关注的一个焦点。 和精神损失),有权要求赔偿。确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符合国际刑事法律的发展趋势。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从形态不同来看,可以分为物质损失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5.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的犯罪处理方法,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及社区代表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并经专业法律人员充当中立的第三者的调解,促进当事人三方的沟通与交流,从而确定犯罪发生后 来换取刑罚的折扣无疑会极大地损害公共利益。而惩戒功能是刑事法律的重要功能,对于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必须施以刑罚,不能用恢复程序替代司法程序,防止犯罪分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立法活动并没有立即开展,国家的法制处于空白状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策替代法律的做法迅速成为弥补立法滞后的司法原则。而脱胎于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经验的镇压与 ]总而言之,严打政策本身蕴含着强烈的犯罪化和重刑化观念,依此政策制定的刑事法律必然体现犯罪化和重刑化倾向。 四、宽严相济《刑法修正案(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61.html -
了解详情
若干意见》,http://wenku.baidu.com/view/7994allffc4ffe473368abfa.html。 【作者介绍】卢建平 刘春花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45.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这样的规定无法落到实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 的司法解释来看,我国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初步建立。二是保证刑事法律规范与民事精神赔偿制度互相衔接、协调一致的需要。民事诉讼的精神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6.html -
了解详情
后来随着刑罚个别化受到重视,许多学者直接或间接对之展开研究。就我国现有的刑事法律法规看,虽然刑法典中没有明确规定人身危险性的概念,但是体现人身危险性精神 行为人人身危险性在定罪量刑上的作用则关注不够。加之部分司法工作人员对严打刑事政策的片面理解,将非常态应对严重刑事犯罪的措施当成了普遍的执法原则,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70.html -
了解详情
后来随着刑罚个别化受到重视,许多学者直接或间接对之展开研究。就我国现有的刑事法律法规看,虽然刑法典中没有明确规定人身危险性的概念,但是体现人身危险性精神 行为人人身危险性在定罪量刑上的作用则关注不够。加之部分司法工作人员对严打刑事政策的片面理解,将非常态应对严重刑事犯罪的措施当成了普遍的执法原则,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0.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派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在讨论控辩双方不可避免的冲突时,他们主张刑事法律的宗旨不是作为控制犯罪的工具,而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和保护个人 郑成良主编:《司法改革报告:有关国家司法改革的理念与经验》,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9-210页。 【31】Human Rights Act 1998. 【3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64.html -
了解详情
重视,才可能有简易程序的设立;由于对被告人人权保护意识的提高,才促进了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由于对辩被害人利益保护的增强,才将被害人上升为 改革报告--有关国家司法改革的理念与经验》之《日本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9-210页。 [31] 参见卓泽渊著:《法治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活动能否正常进行,进而言之,涉及公平、公正的司法精神能否得以实现。但是,对于刑事诉讼法总则内容中涉及当事人权利的部分,有的具有可操作性,例如驳回回避申请的复议; ,法律规范所追求的精神即是诚实、信用、公平,刑事法律精神也应当体现这一内容。但是,灰色裁判的存在,却使当事人处于弱者的地位,而且,在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