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中监督和诉后监督 [1]。这是从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时间纬度和程序阶段上着眼所进行的划分。但这三种监督类型所奠基的理论基础和 (民)发(1991)41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马原副院长在部分高级人民法院讨论如何办理检察院抗诉再审案件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这种观点和主张是典型的诉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03.html -
了解详情
,如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依法律向其他机关申请解决争议、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或改为提起申诉等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1992年7月 是否合理?如果应该,又该如何予以规定?本文将从依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可能出现的驳回上诉的情形入手,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63.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 宋绍青 【内容摘要】民事诉讼原告所诉主体错误导致被告不适格。对错误起诉行为在程序法上应该如何处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因此造成 的支出”,这种认识已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的客观实际。由于我国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很多当事人没有能力把事实讲清并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举证,而且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68.html -
了解详情
。 作为民事实体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概念能否适用于民事诉讼领域,学术界在此问题上曾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即使是现在,对该原则也分为否定说和肯定说。否定说的 审判方式改革之深化,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的要求愈来愈高,我国应确立 ,民事诉讼诚信原则。那么,具体该如何确立此原则呢?笔者建议:1、在我国《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97.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处罚决定下达以后,实际上关于证券纠纷的最为关键的过错问题也随之敲定。至于如何赔偿,赔偿多少等技术性问题,一般不会引发太大社会纷争,并且这对法院来说 标准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求更高,以进行了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为提起民事诉讼的前提条件,这也会损害投资者的诉讼权利。 4.使案件久拖不决,甚至可能导致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02.html -
了解详情
了录制视听资料是否要经被录制人同意,以及未经同意录制的视听资料的证据效力如何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1995年3月给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批复(法复[1995]2 进行的原告与被告之间的“攻击”与“防御”也就能够相对公平地进行。而且由于民事诉讼所争议的是当事人的私益,往往与经济利益紧密相连,因此在决定应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88.html -
了解详情
它损害了当事人诉讼法上的利益。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国内民事诉讼管辖只是法院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问题,如何划分管辖。与当事人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法院内部的 对级别管辖提出异议时,法官往往以答辩期已过为理由不予理睬,继续对案件进行审理。原告规避级别管辖的行为能够得逞固然是由于受诉法院的地方保护主义,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6.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主义,法院不问当事人的意思如何,以职权满足当事人权利保护的请求,诉讼资料的搜集,诉讼的进行都按职权为之.我国的民事诉讼模式由于受前苏联的 ,法律没有规定二审应受上诉范围的“绝对”限制.但法律规定二审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进行审查,也就是说法律并未要求二审法院在上诉请求范围外审查。二审法院在上诉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3.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体系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证据制度的内容如何,规定着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反过来,有什么样的民事诉讼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证据制度。宽泛地说, 上不会产生明显区别。四、自由顺序与法定顺序:举证时限的制度契机民事诉讼中关于诉讼程序进行的顺序问题,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与原则。一种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3.html -
了解详情
回避主体继续参与“采取紧急措施”是否合理?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的规定很有启发性,该法第346条规定,紧急情况下,得指定另一位法官进行必要的办案活动。显然,让其它法官 和事由时,就有一种回避制度是否已被无限扩大的担心。民事诉讼本身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何从制度设置上防止这一制度被滥用,从而做到诉讼公正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