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中没有出现争议性裁判,则诉讼状况绝不可能成为后续程序中的重要的间接证据。 三、德国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意义和启示 (一)理论突破与创新 新 。例如,一般被称之为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或者提供证据责任实际上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主张事实和请求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主张。这种责任不具有强制性。如果他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94.html -
了解详情
5、证据特免权规则 特免权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上一条传统的规则,享有证言特免权者在诉讼程序中有权拒绝作证和制止他人作证。这种特免权存在的理由是:社会 才受到排除。 4、证据失权规则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失权规则,亦称证据失效制度,它是指在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的期限内,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没有向法院提出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62.html -
了解详情
果”对待的证据得以采信。而在德国、日本,对此理论上众说纷纭,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做法。相对刑事诉讼而言,民事诉讼在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时,是应该更加 并不比一些发达国家优越,而与此同时,民事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又赋予了当事人较重的举证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的证据排除规则却比发达国家更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2.html -
了解详情
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德国面对日渐增长的上诉案件,不断提高上诉案件争议金额的做法不可取。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都是设计和评价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在标准和尺度, 对事实审的上诉,主要涉及上诉人的举证期间问题。为避免当事人借提交新证据拖延诉讼,应限制提交新证据的期间。从理论上说,上诉状中说明争点并提供相应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4.html -
了解详情
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如医院不能证明自己的医疗处理行为与病人即原告的损害扩大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医院也应当就此种 的问题,本文将在下文加以详述。 2、关于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的认定在大陆法系国家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下,当事人在程序中享有处分权和辩论权。处分主义和辩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41.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人员先入为主,影响审判公正;二是弱化了法官庭审中的权力,增强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明确规定了公诉人、自诉人、辩护人在法庭上的举证责任,法庭上法官的主要 治理准则》,强调公司治理结构要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当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通过民事诉讼等法律手段求得赔偿。《准则》还提出控股股东对上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虽然主张者可以通过在程序法层面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8项规定扩展适用于医疗伦理损害责任从而实现举证责任的倒置,但这毕竟是基于程序法层面 年版,第113页。 [30]詹森林:《德国医疗过失举证责任之研究》,载朱柏松等主编:《医疗过失举证责任之比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671.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手段有限。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切入点是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弱化法院的职权,就证据的收集而言,法院不再全面、客观地调查收集证据 报道的。 [16]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17]邱联恭:《程序制度机能论》,三民书局2001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25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尽管实行无罪推定,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控诉方承担,但是对于程序性事实的证明,与民事诉讼一样,也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如果辩护方主张一项或多 死刑;(9)监外执行;(10)有无违反程序的情形;等等。 程序性事实适用自由证明,例如,在德国对于不涉及定罪量刑的事实,法律只要求作一定程度的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1.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可以增强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增强法院判决的可接受性,最终维护司法权威。但就我国目前来看,对证明标准问题还缺乏认识,在司法实践中,证明标准的 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做出裁判。该条规定弥补了我国民事诉讼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证明标准的缺陷。 (一)高度盖然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2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