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方面,我们确认国家在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个人积极对抗国家权力的权利也同样获得了发展。??在国家职能逐步拓展的同时,个人并没有消弭??个人的发展也不会 页。 [3]前引[2],第437页。 [4]前引[2],第451 - 452页。 [5][法]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67.html -
了解详情
土地与继承法制),以及个人范围内的自由(尤其是契约与经济活动的自由),并使之变成新社会形象活生生公理。[55]有一点需要略加说明:与我们通常的认识 5],苏永钦书,第86页。 [86]前引[9],第161页。 [87]前引[5],苏永钦书,第82页。 [88]前引[59],第298页。 [89]参见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96.html -
了解详情
性自主权的保护。所以,欧爱民教授至多只能讨论:对于个人的性自由权,出于保障婚姻家庭制度的理由,应在何种程度上进行限制,而不应该自始否认性自由受法律 义务的履行,对其予以制裁就具有正当性,恐怕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如果我们认为刑法聚众淫乱罪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制裁聚众淫乱行为在客观上为婚姻家庭提供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70.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在《国家赔偿法》上,我们坚决地坚持无罪羁押赔偿原则,对于错误逮捕、错误拘留刑事赔偿的主要对象都是没有犯罪事实的人。【7】因此,一个人被超期羁押并被最终作无罪 情况下于审前先把他羁押个10年,然后折抵刑期后再执行刑罚5年呢?这显然是不可以的,审前羁押也应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否则只能是对审前羁押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76.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对抗背道而驰,又焉能期待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结合? (二)给分析法学和概念法学留下一席空间 在回答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为法典化时代以及描述近代民法向现代民法 两编;(4)主张将传统债权编拆分为债权总则、合同、侵权法三编;(5)主张将侵权法从传统债法独立出去,构成债权、侵权两编。上述分歧反映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55.html -
了解详情
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5]在市民社会中,个人是存在的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一切均是以个人为基础而进行的, 为支柱的。对民法在社会现实中巨大的规范作用,我们无可否认。作为与经济基础联系最为紧密的法律部门,民法在每一个人的交往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功能。但是,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1.html -
了解详情
伸展的欲望提出了对满足手段的无尽需求,于是民法便大量地创设权利。权利就是民法为我们提供的满足工具或手段,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人生幸福。可知,民法肯 民法典的奥秘[J].张晓军译.北京:民商法论丛,(5):577. [51]汪丁丁.走向边缘[M].北京:三联书店,2000.224. [52](美)阿伦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39.html -
了解详情
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86页。)这种妥当的形式,我们同样应认为是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由法官根据具体情事对各种人格利益进行判断 个人,不论其在社会上有何种政治地位、身份、财产,都平等地享有人格权,这些权利与个人的生命相伴随。在传统民法中,平等从来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21.html -
了解详情
人乾纲独断。民主政治是众人之治,大事小事由众人决定。一个人的智慧永远没有所有人的智慧多,一个人永远没有所有人聪明。从理论上讲,众人一起犯错的概率应该 德漠克拉西(民主)和赛因斯(科学)两位先生自然必不可少。但是中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仅有他们二位还不够,康先生(宪政)和劳先生(法治)同样必不可少。没有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95.html -
了解详情
。 什么是内疚?[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观察到如下现象:如果社会上一个人的非正义行为给另一个人造成了伤害,受害人会对此产生愤恨(resentment 的责任。 4、道歉者对过错行为必须持有悔过态度,对受害人的痛苦怀有悔恨情感。 5、受害人接受道歉,相信道歉者将来不再对自己从事类似行为。[19] 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