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表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所以能够产生法律拘束力,并不完全在于当事人作出了一种旨在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真实的表示,而主要因为当事人作出 法规规定的强行性规则作为判断的标准。一方面,必须是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才能导致法律行为无效。另一方面,必须是强行性规定中的效力性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04.html -
了解详情
技术的角度使民事权利具体化、使得民事权利发生变动的根据具体化、使得民事法律关系具体化,从而建立了现代化的民法科学体系和制度体系。也就是说,潘德克顿法学确立了具体的 的行为,行政法上哪有依据当事人意思表示产生法律后果的可能?所以行政法律关系中没有法律行为。目前的立法和学者的解释,都是根据前苏联法学,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法第1条也有同样的规定。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司法权尽管可以分为民事、刑事和行政审判权,但是它们之间的使命都是共通的。具体地概括说,我国司法 ,缺乏明确性,导致不能统一获得确定性结论; (2)在一个法律体系中,调整同一事实关系的不同法律规范之间发生冲突,依据不同的规范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各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94.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版,第52页。)相应地,民事活动是与刑事活动、行政活动等法律活动相对应而不能彼此相互混同的概念:刑事活动是国家司法机关 即民事立法的调整对象,它决定着民事立法调整对象的性质、内容和种类。民事立法调整民事活动的结果构成了民事法律关系,该种法律关系是一种平等性的人身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29.html -
了解详情
。 三、国资委与国资运营主体法律关系的定性 (一)准“政—资”关系与“资—资”关系的结合 国资委与国资运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既不同于单纯行政隶属性质的 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正是代理制度存在价值之所在:(1)代理制度基于民事活动的复杂性和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而产生,它可以弥补被代理人在时间、精力、知识、技能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6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和事实行为,其中法律行为包括行政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行政法律行为又包括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按照目前学界和实务界的一致认识,受行政法调整 行政相对人做出的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内部行政关系主要是指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和行政机关与国家公务员之间的关系,其中后者主要涉及录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49.html -
了解详情
强制执行为例外的基本制度。二、行政强制执行与民事强制执行和行政处罚的区别(一)行政强制执行与民事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与民事强制执行,作为强制执行,有许多共同 先摘录几条有代表性的定义,再加分析,也许将有助于我们对行政强制执行的理解。(1)“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不履行其行政法上的义务时,国家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31.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护是近年来实务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狭义的诉权仅指民事诉权,而广义的诉权应包括民事、刑事和行政诉权。诉权是一项独立的权利,不包含“胜诉权”。 中立性和司法者的亲历性。法官的行政等级制和上下级法院关系行政化,使现代法治所倡导的“法官具有独立性,只服从宪法和法律”的理念失去依附,法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42.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和发展,加上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原有的政治体制和行政法律制度体系产生了较大冲击,直接推动着现代行政法制的发展。第二、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是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并非完全对等,但是,较强制性行政而言,它们对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地位平等与意思自治的强调,更加接近民事行为。[14]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6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法律补救行政法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为基础和调整对象的法。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具有支配性,能以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设定、变更或 树木依法转让给第三人的,应依法保护该第三人对树木的所有权,而不能直接依据违法行政行为认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三,第三人直接依违法行政行为取得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