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摘要】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应界定为法官和律师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收集证据材料以及法院根据当事人的 调查的程序合法。民诉法没有关于证据调查程序的具体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3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各种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6.html -
了解详情
曰价值,万万不可高估浮夸。 二、对《修改决定》的具体解读 《修改决定》一共有19个条文,分别涉及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 、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与此相反,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当事人等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却没有权利提出异议,这显然是有欠公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0.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隐瞒证据或明知有证据而不收集。针对我国当事人诉讼能力的情况,如果逾期举证的一方当事人无律师代理且法律知识贫乏,未能及时收集证据,可认定为轻微过失, 产生的负面效果。结合国外的相关立法和经验,具体设想为: 1.承担说明义务。如《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167条规定:在准备性口头辩论终了之后,当事人提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6.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体制不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也不完善,加之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因此民事执行工作秩序比较混乱。这种混乱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种情形。一是执行程序乱。在民事 童兆洪:《民事执行权的理论构建》,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提交,第119页。 [2]其中指出,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69.html -
了解详情
),等等。这些司法解释中所反映的司法实践经验不仅仅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具体操作方式,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突破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身,但因其既符合现阶段 。如《修改决定》第11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第13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5.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这样的缺点而排斥它。既然手机短信存在这样的特点,那么如何确定短信的证据能力呢?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 证据,笔者赞同这种观点。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局限在现有法律规定的框架下,虽然电子证据和视听资料、书证有交叉的地方,但上述两派学者之间争论的理由正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77.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能力的证据规则更谈不上用其解释具体案例,所以,证明能力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⑤、肖建国 《证据能力的比较研究》 中国民商法律网 ⑥、刘善春 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6)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举责任的。我国《专利法》第60条、《海商法》 第51条对此也作出了具体规定。随着我国各种民事实体法的制定和完善, 在有的当事人法制意 识不强,诉讼行为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一些法院指导当事人举证不够,不能正确处理好当事 人举证与法院查证之间的关系。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42.html -
了解详情
。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因忽略适用对象的特殊性而造成法律的不合目的性、因立法者认识能力的非至上造成法律的不周延性、因语言与立法技术的原因 民事诉讼中[11]。从司法来看,诚实信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认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条中明确将诚信原则作为确定举证责任分配的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52.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证明能力的证据规则更谈不上用其解释具体案例,所以,证明能力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上册)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7 肖建国 《证据能力的比较研究》 中国民商法律网 8同上 9刘善春 著《诉讼证据规则研究》 中国法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