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在引发程序发生的原因,审判组织的形式,具体审理的程序等方面都不同,使用第一、第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审理重心不明确。再审 被动行使提起再审权,使得这种权利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生效的民事案件,法院不宜提起再审。 2、弱化检察机关的抗诉权。民诉法85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96.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都有权知悉即将在法庭上出示的案件材料,在普通的民事案件中,这通过发现程序和交换证人证言来完成。(4)听审(Ahearing)。法院在对争议进行决定的 提供证据和进行辩论的规定,第66条有关质证的规定,第122条有关法院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的规定,第138条有关判决应当写明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83.html -
了解详情
是设置举证期限制度后带来的新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提出原来实行随时提出主义,当事人不仅在第一审程序中的法庭辩论终结前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向法院 ,法院并未由于当事人逾期举证就将证据排除,法院仍然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对案件作出裁判,这进一步增加了裁判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受到费用制裁的当事人显然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31.html -
了解详情
有序进行,但规则本身并不影响案件程序的适用;其次,从司法解释规定本身的内容来看,《法院专递送达规定》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在第一审、第二审和 ,当事人的诚信认诺和人民法院的适时适度释明同样重要。我国的民事诉讼仍处于从职权主义模式向当事人主义模式的过渡之中,人民法院应该在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诉讼权利处分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20.html -
了解详情
的其他方法来解决纠纷。 由于诉讼开始阶段的证据开示,可能会带来如下变化: 第一、在此以前的典型作法是被动的应付对方当事人的忆面讯问,今后则要求积极 在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们的手中,而法院则缩手缩脚,难以有效地推进诉讼程序的开展。民事案件在起诉之后,大多数在当事人的主导之下自己解决,无疑限制了法院发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html -
了解详情
”等,均使其明显具有“强职权模式”的色彩,而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和程序参与权却基本无从体现;就简易程序而言,其不仅在程序结构上明显缺乏必要的完整性而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适用意见》)、1993年11月16日《第一审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开庭审理的若干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2.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最终裁判上占有很大份量。”⑧(二)“高度盖然性”标准-大陆法系的规则模式大陆法系国家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一般为“特定”高度的盖然性,即依据日常经验可能达到的那样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大陆法系在民事案件上的证明标准相近似。例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3.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程序法也对此都作出了规定。例如,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 当事人一方提出,有的是由法院调查收集的,无论通过何种渠道,新的证据必须要通过开庭审理在法庭上由当事人进行质证、认证,否则,该新的证据是很难采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95.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民事判决书作为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进行再次审理后,就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司法文件,对于确立正确的再审思维模式, 叙述应不限于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等诉讼文书中提出的意见,应结合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代理词中的意见进行综合叙述;代理词与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发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2.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解释曾列举了可适用简易程序的七类民事案件及不得适用简易程序的三类民事案件,即在司法解释中以“列举式”的模式对民事立法的规定予以细化。但是, 就不必受该法律条款规定的限制,可以当即开庭审理;另外,在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一致确认的情况下,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不作开庭审理,直接进行书面审理作出判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