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已是大势所趋。从上述经济法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非常密切,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是市场经济体制下 的法律,但它又明显地区别于以约束力为主的行政法。③ (二)从经济法的性质来看,经济法与行政法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均需借助国家权力。现代市场经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52.html -
了解详情
之初成为主流理论,它通过洞察经济结构中横向经济关系和垂直经济关系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29],主张经济法在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上超越私法和公法局限而获其独立性依据 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我国经济法的回应性 面对20世纪社会变革的新潮流,美国P诺内特等人提出了回应型法的概念,以区别于压制型法和自治型法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72.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责任只能被理解为一种法律后果。在现代法上,责任和债并无区别。一些具有现代理念的法学家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林诚二教授在分析了债、责任、诉权、 经济法的子部门,经济合同中的责任与本文所分析的各个方面是相吻合的。具体而言,将公共责任和财产责任相联系的责任观念,体现在经济法的各个部门之中。1.反垄断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5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等法律部门区别开来,使经济法成为一个有着显著独立标志的法律部门[21].经济责任制作为经济法的核心制度,作为经济法的责权利相统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仅是 的行为进行调整。可见,理解组织的发展,是理解经济法的关键。组织的出现是与经济的发展,与专业化、分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世纪以来,组织出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0.html -
了解详情
的位置,即担当不同角色,这就使之拥有了不同“身份”。 以上情况决定了在各不同角色之间的联系中,虽亦有直接关系,但还有许多是间接地通过他们共同的工作在 与角色的关系,是基于只要调整好了角色与组织的关系,就可以自然达到角色关系协调之假定。由此决定,经济法的调整有这样一个特性:即以组织为一方主体,直接通过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2.html -
了解详情
整体利益和社会协和为目标。他强调了经济法与民商法及劳工法的区别,但认为同宪法及行政法有密切关系。他认为经济法的内容包括四部分:①经济基本体制形态, 政策的工具,并且是一种带有调整作用的工具为特色。他将经济法的内容分为:①经济与宪法;②国际间的联系;③企业;④卡特尔法;⑤不正当竞争;⑥公营企业;⑦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1.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必须承认公法、私法的区别并正确划分它们的界限。有些学者将问题提得更加尖锐,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要求 法律中,往往以私法因素为基础,以公法因素为主导。现代经济法的社会公共性特征,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协调,正是公法、私法两种法律因素有机结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575.html -
了解详情
理念也表现于两个方面-机会均等和经济平等。但是 ,其具体含义与上述含义有区别。反垄断法保护的消费者利益 ,是一般消费者的利益 ,而不是某一个别消费者的 条。 22见《日本国关于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的法律》第 2条。 23[日]木元锦哉等 :《经济法》 ,日本青林书院 1 986年版 ,第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291.html -
了解详情
为代价的,这势必会有害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19]. 其次,应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既注重经济法的实用价值,又注重其理论研究深度。一方面,为了注重 的统称,是由一切经济法律、法规有机结合构成的统一体。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经济法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经济法律、法规和经济法律制度(要素)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38.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经济法立法权直接影响着经济法的体系。只有赋予经济法立法权以准确的含义,并在立法上予以正式规定,科学地划分经济法立法权限,才能既划分出经济法与刑法、民法、行政法 享有部分补充和修改权。两者虽然都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在形式上、字面上的区别仅在于前者为基本法律,后者为其他法律,但在实质上,由于有了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