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社会实践。为此,他主张放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孰优孰劣的概念之争,把它们都看作社会现代化尝试的不同模式,进而把社会理论导向现代化理论,重点关注现代社会如何能够 其权利受到行政行为的侵犯,可以对其提起宪法诉讼和行政诉讼。 其四,关于民主法治国的第四项原则即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原则,人们常有不同的理解。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3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法》则对行政行为的效力等内容作出详尽规定,以其内容的完备,使实体与程序并存型立法形成与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相对的另一种立法模式。 从上述 仅规定事前程序。 (四)规定哪些种类行政行为 由于不同种类的行政行为程序规则差异很大,将行政行为类型化、进而规定各类行政行为的程序,是各国行政程序法普遍采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03.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责任,将不会参加到整个侵权案件中来。因而,在不纯粹的分案审理模式下,如果行政行为尚未被确认为违法,民事主体应当首先提起行政诉讼,当其得到行政赔偿 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强调了行政赔偿主体的特定性和行政行为的违法性,将行政赔偿纳入公法调整的范畴。在我国审判实践中,也形成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8.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则,自不待言。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决定,大致可以分为招生决定和管理决定。依前文所述,法院可以根据招生的不同模式,通过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途径,介入学生 简称“进路一”)。既然法律、法规甚至行政规章都没有规定学校可以对发生“不正当性行为”的学生作出勒令退学或者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校规作此规定就是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32.html -
了解详情
停止行为、赔偿、罚款等针对孤立行为的事后责任方式防止风险的发生。秩序建构任务的复杂性及困难程度与争议解决模式完全不同,因而法官也具有与消极裁判者完全不同的 自己的权利,而且负有检举、控告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的社会责任。 [24]参见戚建刚:《风险认知模式及其行政法制之意蕴》,《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995.html -
了解详情
论坛》2007年第4期 【摘要】在刑法中规定定量因素不是我国首创,各国根据国情的不同,对轻微反社会行为或者交司法机关以诉讼方式处理,或者交行政机关 的反应。自国家建立以来,对反社会行为的正式反应模式不外乎国家反应模式和社会反应模式两类,其中前者包括刑事制裁、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后者包括纪律制裁、道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1.html -
了解详情
的二元模式。当我们讨论我国商事登记法立法模式的选择,除了背景的考察以外,更重要的是考量不同模式的利弊和我国商事登记法存在的经验与问题。 我国商事登记法尚不属于 商事登记主体在进人市场参与经济活动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事实上,商事登记行为是一种具有公法性的行政行为的观点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仍是主流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509.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公民权益是否被侵害是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息息相关的。因此,立法目的决定了行政诉讼必然是客观诉讼模式,以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主要宗旨。除了立法目的 ,只要确立了行政诉讼制度,就必然具有这三方面的性质,只不过由于社会现实的不同需要而表现为不同的立法目的。[15]就我国行政诉讼而言,理论上对行政诉讼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45.html -
了解详情
大的差异。大陆法系国家,德国与日本学理界是根据诉讼目的的不同来区分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就其制度设计而言,德国、日本行政诉讼制度主要围绕主观诉讼设计, 行为的事实根据是否实际存在,事实的性质问题完全由行政机关认定。在一般程度的监督模式下,行政诉讼中审查行政行为的权限、形式、权力滥用、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7.html -
了解详情
署负责处理,并称此等程序为罚金程序,以有别于犯罪行为的刑罚程序。⑼这种分流模式更直接地体现在1952年西德制定的《秩序维护法》中,该法第1条即明确规定 还是一个立法目的之设定问题。在造成同样法益侵害的前提下,若立法目的设定不同,则会导致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分野。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预防犯罪之目的定位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