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论坛》2003年第1期,www.lawintime.com.首发 [6] 薛宁兰:《中国婚姻法的走向立法模式与结构》,载夏吟兰、蒋月、薛宁兰著: 》,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0] 参见刘素萍主编:《婚姻法学参考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44.html -
了解详情
奕译,载张卫平主编:《民事程序法研究》(第1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一些案件中呈现了行政司法的倾向 平.诉讼架构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5]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3,(1). [16]沈冠伶.论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85.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 J ]. 法学研究, 2003, (2)。[ 22 ] 王晓晔, 陶正华。 WTO 的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兼论制定反垄断法的意义[ J ]. 中国社会科学,2003, (5)。...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782.html -
了解详情
) X X 2 我国现行宪法是由哪个机关制定通过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7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8) 国务院(18) 国家主 席(7) 不知道(31 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4] 从宪政文本的意义上考察,1999年的修宪是中国宪政建设历程中的一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67.html -
了解详情
3)〔35〕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6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85-286〔36〕从法律形式理性的流变来看,“法律理性主义”、“注释法学” 远。民法,给程序应有的地位。[J].上海。政治与法律,1998(2)〔58〕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3(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3.html -
了解详情
,vol.29(pt.2),pp.495-516转引自苏力:“也许正在发生-中国当代法学发展的一个概览”,载《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3期。[30]参见苏力: .转引自苏力:上文。[35]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36]参见杜宴林、张文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1.html -
了解详情
,第253页、390~394页。另见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220页。《民主新论》的作者也表达了对立法专横 造成的社会成本与通常的财政支出相提并论。参见周汉华:《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24]庞德曾就法律数量过多对执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25.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理解“依法执政”的宪法含义? 宪法改革应当围绕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公民权利。中国正在走进权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的尊严和自由借助权利语言逐渐 行为上走向自然主义的危险倾向。 [41] 参见李忠:《宪法监督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7-46页。 [42] 1215年《自由大宪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4.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对社会治理的建构意义。 (一)82宪法的修改权[1]与社会共识 新中国的宪法发展经历了既符合宪法逻辑,但同时凸显一定政治逻辑的过程。1980 民主法制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126~127页。 [23]李友海等:《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66.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对社会治理的建构意义。 (一)82宪法的修改权[1]与社会共识 新中国的宪法发展经历了既符合宪法逻辑,但同时凸显一定政治逻辑的过程。1980 民主法制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126~127页。 [23]李友海等:《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6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