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主团体主体化实现过程中,立法应当明确业主团体的内涵、确立业主团体的主体资格、赋予业主团体以适度强制手段。从实践来看,业主团体的主体化选择经得起实践 中的效率目标,应当以众多业主组成的团体而非分散的业主个体作为一方民事主体参与外部交易。 综上所述,业主共有部分所具有的区域性公共物品特质,决定了业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875.html -
了解详情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制定法的形式加以明确。[11]各家间无法形成完善我国原告资格的共同方案,对于采用一步到位式还是循序渐进式的完善途径也缺乏共识。 为完善 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因此,赋予行政事实行为的当事人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论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在借鉴国内外研究及经验的基础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034.html -
了解详情
使得他们在具体享有和行使基本权时大相径庭。基于规范对分析,本文将基本权利主体诸能力概括为基本权利之权利能力(Grundrechtsf?higkeit)、基本权利之行为能力( 时,便合乎逻辑地必须确认权利义务承受人(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的资格,即主体资格。由此,法律意义上的人必然具有与原本意义上的人(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73.html -
了解详情
等是。 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民法总论》对法人的解释是: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主体不限于自然人。现代社会,除自然人的活动外,还有各种组织以团体的名义进行活动 没有区别,都是团体。所谓法人,就是享有人格的团体。而这个团体的成员,作为享有主体资格的自然人,成为这一法人的组成部分。这样也发生了问题:一个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85.html -
了解详情
,在诉讼法上,不具有权利能力的非法人团体却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可能成为诉讼主体。这不仅造成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相悖的局面,而且形成了民事权利能力与诉讼权利 诉讼的当事人。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讼法已经确认了其他组织的诉讼主体资格,即其他组织具有诉讼权利能力。 根据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诉讼权利能力的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3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合伙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其合法继承人可以依法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合法继承人为未成年人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在其未成年时由监护人代行 由法官决定和宣告。[21]可见,并非否定欠缺行为能力者的商事主体资格(包括参与公司设立的资格),只是给其增加一道安全阀程序的限制。法国《商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94.html -
了解详情
资格的团体的法律地位,将他们称为无权利能力社团,顾名思义,这些社团没有民事主体资格。但是,二战以后,许多国家的民法承认其他组织具有权利能力,具有民事主体 不利于规范国家机关的行为、有效制约公权力的行使,也不利于保障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和保护私权的作用。 业主委员会的实质就是某种私权力的拥有者或者代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34.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内迅速及时地发现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同时赋予普通公民以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有利于鼓励普通公民积极主动地通过诉讼的途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高当家作主 的公益诉讼范围应受到严格限制。如果普通公民是直接利害关系人,当然可以作为主体提起公益诉讼,如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诉讼。此外,普通公民作为间接利害关系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41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主张,只有向法院提出主张,才会引起法院对起诉人是否符合原告的主体资格进行司法审查程序。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会侵犯很多相对人的合法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9〕参见高新华《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其得失评价以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有关司法解释为对象》,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03.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合伙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逐渐具备了独立民事主体地位。因此,近年来,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对合伙的法律地位 加以管理和监督,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明确合伙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合伙方式进行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