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因为对于普通公诉案件,如果检察院不起诉,公安机关不服,即可以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复核,本条在《通知》中出现, 采用移送方法,对拒执罪的追诉都应坚持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标准,即有拒不执行的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 法院地位无法保证案件公正审理 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03.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由于对这些案件已经立案并采取了强制措施,通常还扣押了一部分财产,如果不提起公诉,意味着立案与逮捕不当,因此办案机关往往倾向于对这些案件尽可能地提起 定罪可能性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认为,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作出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起诉证据标准的规定后面,可以加一个说明和解释:“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0.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的适用标准关于证据不足的适用标准,涉及到刑事诉讼的案件证明标准问题。根据我国刑事证据理论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有二,一是案件事实、情节清楚;二 问题,人们的认识也是不一致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判决以后,获取了新的、充分证据,还可以重新起诉,重新审判。例如《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适用》一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30.html -
了解详情
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一个社会和谐与否,正义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价值标准。肖扬院长说,“不能牺牲公平和正义来求得短暂的和谐”,“迟到的正义不是 对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监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被害人如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23.html -
了解详情
在某些情况下还可并行不悖。 四、证明责任进行分担的必要性 当然,有学者认为被告人不应承担证明责任;有学者主张被告人承担部分证明责任,如陈朴生即主张检察官仅需 现行刑诉法的规定,无论是立案、起诉还是判决的证明标准都是非常高的,都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参见《刑事诉讼法》第129条、13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9.html -
了解详情
人是否悔罪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一般情况下只有刑事加害人真诚悔罪才能获得被害人的谅解,最终达成和解。因此,《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和解的规定表明我国已经通过 赔偿达成协议的,很多国家和地区规定了体现起诉便宜主义的不起诉和缓起诉制度,赋予检察官起诉裁量权。日本《刑事诉讼法》第248条规定,检察官可根据犯罪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456.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在此次事件中存在过错,利于被告人从轻处罚。 5、认定被告人投案及交代案情系标准自首行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依照南京市中院关于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意见: 故意伤害 ,不需要判处刑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决定对刘某不起诉。 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本决定,可以自收到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783.html -
了解详情
总则的规定是参照了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关于检察监督原则的表述;执行篇的规定是为了将来单独制订强制执行法时易于搬家。 然而,即使不考虑民事诉讼与刑事 受理)之间进行调解。按照先形式审查起诉要件,后实质审查裁判要件的逻辑顺序,分别确定与登记立案和实质受理审查相应的审查标准、审查内容、审查程序和审查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8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的。但就中国的实际状况而言,这里存在的一个极大问题是:以何为标准来判断犯罪究竟是侵犯个人法益还是超个人法益的?如果以立法规定为标准, 刑事诉讼法也肯定了这一点。但是问题是无论修正前还是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裁量不起诉制度都无法满足起诉阶段轻罪刑事和解的实际需要。当然不仅是在轻罪刑事和解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98.html -
了解详情
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基本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得以确立和贯彻,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愿望更加强烈,刑诉法关于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不起诉制度等的变化,调整、 执法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和困难,细化相关程序规定,完善规范办案流程,统一执法标准和尺度,严格执法要求。建立办案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完善工作考核考评机制,促进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7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