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判决时,均按照此规定对被告人非法所得的财物作出了处理,被害人希望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达到的诉讼目标已在刑事诉讼中得到了实现,故再将其纳入民事赔偿范围,以单列 。而民法理论告诉我们,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只能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财产监管人而不是其财产的享有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9.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揭露和证实犯罪。公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刑事诉讼,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律师制度,而且对惩罚犯罪,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犯罪行为直接受害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一般来说,比较关注公诉机关追究犯罪的诉讼活动情况,希望司法机关对犯罪人作出应有的惩罚,而司法机关不将起诉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30.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上诉权,其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使 地维护自己的权益。(2)对被害人委托代理人权限的规定不够明确。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犯罪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并享有对这一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74.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享有上诉权,其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使 地维护自己的权益。(2)对被害人委托代理人权限的规定不够明确。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犯罪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并享有对这一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0.html -
了解详情
时被害人尚不明确谁是犯罪行为人或者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是被告人实施的犯罪时,被害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和控告,公安机关应作为公诉案件立案侦查。也就是说能否作为自诉 是无行为能力的人。而无行为能力的人需要有法定代理人代替他进行诉讼活动。在刑事诉讼中一部分被害人可能是无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他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7.html -
了解详情
目 录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二章 管辖第三章 回避第四章 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第五章 证据第六章 强制措施第一节 拘传第二节 取保候审第三节 监视居住第 的看法,严禁使用威胁、引诱和其他非法方法询问证人、被害人。第一百九十条询问未成年的证人、被害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第一百九十一条本规定第一百八 ...
//www.110.com/fagui/law_109504.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发问;(五)对各项证据发表意见;(六)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向被害人提出的威胁性、诱导性或与本案无关的发问提出异议;(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 十三条的规定办理。第一百七十五条刑事诉讼被告人的辩护律师也可接受委托,同时担任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第一百七十六条代理律师应帮助 ...
//www.110.com/fagui/law_101113.html -
了解详情
和个人的干涉。 六、第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八条: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七、第八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 上诉。 八十六、第一百三十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八十二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fagui/law_6686.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和解后做出不起诉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能使得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对适用范围严格限制的立法在实践中成为摆设,适用案件类型的扩大化可能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双方愿意和解,但被告人不能即时履行全部赔偿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附带民事调解书。[18]时延安:“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972.html -
了解详情
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 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1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