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从新民主义革命开始,革命根据地基层政府就试行调解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的制度。建国后,行政调解逐步发展,在案件类型上扩大到经济纠纷的调解;在机构安排上, 审快判外,社会效果也是司法效率的体现,调解一般不发生上诉,极少出现申诉和上访,不会涉及执行难的问题,其结果是节约司法资源,减少法院压力,减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0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所设或附设的非诉讼程序(ADR),包括行政申诉,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劳动争议仲裁,以及申诉和信访之类的机构等。 民间性ADR指由民间团体 得到相应的提高,调解难度反而增大,以笔者所在法院为例2002-2005年,民事案件调解率分别为63.9%、48.7%、58.2%、55.5%,整体呈下滑趋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22.html -
了解详情
政府发布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加入WTO后各类知识产权管理、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对象一直呈急剧增长态势[ii]。 表1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知识 稳健运行、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作出了有益贡献。十年间,中国向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申诉案件共计8件,作为第三方参与其他成员方提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74.html -
了解详情
来解决私法问题的效果。”[14]既然是引用民法的概括条款,就说明它仍然属于民事诉讼而无须引用宪法(当判决既可以引用上位法又可以引用下位法时, 案件,……最近几年每年大约要审理 3000个案件,97%是个人申诉,绝大部分是针对行政法规和司法判决的,很少有向成文法律的合宪性挑战的。”[42]说明德国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75.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加强立案调解工作,推行远程立案,减轻当事人诉累;畅通申诉、申请再审渠道,依法保护当事人申诉、申请再审权利;强化群众观念,坚持源头治理,建立长效 廉,充分发挥审判监督工作在化解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民事、行政案件申请再审审查和再审审理工作机制,依法规范人民法院内部和上下级法院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850.html -
了解详情
成本、便于行政案件的执行等作用。因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在调解时应坚持:自愿原则,当事人完全自愿,不能违背当事人的意志进行调解,杜绝以压促调等做法。 为赢得诉讼,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财力,而诉讼周期的延长及上诉、申诉比例的上升,又增加了国家司法资源的消耗,导致双重的高成本。调解制度的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27.html -
了解详情
一致,制定出一套较完整、行之有效的审判监督机制,致使民行检察工作从一开始便存在调卷难、抗诉难、改判难等问题。由于这一些问题一直未解决,导致申诉人大大降低对检察机关审判监督能力的信心。因此,几年来到检察院来申诉的民事行政案件相较到法院申诉的还是不算多。3、审判监督制度的理念尚未深入民心。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4.html -
了解详情
建立。(五)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全面落实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充分及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审理涉及农民工 人员,应当告知其通过再审程序进行救济。进一步加强对涉农申诉案件的审理工作,严格依照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保护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进入再审程序后, ...
//www.110.com/fagui/law_322343.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初查权统一的局面被打破。根据《分工通知》的规定,监所检察部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都可以行使初查权。而且《分工通知》第4条还规定:人民 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是统一由侦查监督部门行使,但对直接受理的自侦案件的初查及立案监督,控告申诉部门、侦查监督和公诉部门都拥有监督权。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内设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34.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目标。〔25〕2002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准行政机关所设或附设的非诉讼程序(ADR),包括行政申诉,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劳动争议仲裁,以及申诉和信访之类的机构等。随着纠纷解决方式的多样化,这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