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的确定力,从而使原来的民事法律关系转化为行政法律关系,利害关系人因此而丧失提起民事诉讼的诉权,只能提起行政诉讼。 所以,理解行政诉讼法关于第三人与 所以当原告起诉公路局时,公路局的处罚决定和林业局之间就形成了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法院维持了公路局的处罚行为,就意味着林业局所作出的批准行政行为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025.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1998年第1期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据;质证 【写作年份】1998年 【正文】 质证作为民事审判的一项制度规定于我国的法律之中,《民诉法》第66 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也就不能否认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没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也可以成为质证主体。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只要是当事人都可成为质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9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案件问题的通知”(法[2005]270号)规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依法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受理法院认为不宜作为共同受理的,可分别受理。 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之规定,将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的原告资格扩大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并将环境违法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954.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三是全面与片面的关系。发生过的事实是全面的,掌握的证据是片面的。 民事诉讼中法官需要寻找的究竟是客观真实还是法律真实?一直以来,比较 页。 [35]通常判决书的判决理由中不会出现合议庭的少数派意见。 [36]如果说我们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是正式制度,那么案例指导制度可称为非正式制度,即示范和指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06.html -
了解详情
公权力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规定可能会打破当事人之间地位平衡,造成民事司法中检察机关与一方当事人一起对抗另一方当事人这样力量悬殊、有失偏颇的现象。 两个角色:民事诉讼监督主体、公益诉讼的民事公诉主体。[12]基于这样的角色定位,检察机关应当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处理好法律监督与当事人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3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是难以实现实体公正的。因此,程序本身是否公正是当事人、执法者以及社会主体普遍关系的问题13。 鉴于我国当前级别管辖权异议制度在立法上出现盲区,司法实践中的操作 。但前款规定可以上诉的除外。 参考书目与文献: ⑴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33页 ⑵柴发邦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02.html -
了解详情
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筹备处2010年版,第400-416页;[韩]孙汉琦:《韩国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2]当时,全国不少 突袭与程序正义的相互关系》,参见张卫平:《转换的逻辑我国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6]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46.html -
了解详情
。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审判长应当与当事人共同就事实上和法律上两方面对事实关系和法律关系进行阐明,并且提出发问。 不过,由于案件事实的发现,实质上 》,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 [5]蔡彦敏、洪浩:《正当程序法律分析当代美国民事诉讼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王福华、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917.html -
了解详情
(一)自我责任与私法自治 民事诉讼法是规定民事诉讼中各诉讼主体的诉讼活动和由此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是为了解决民事纠纷和帮助权利人实现其请求权 )、河南省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居间合同纠纷案中,思创公司在二审判决生效后以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为由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再审申请被裁定驳回。裁定书载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3.html -
了解详情
中发生的、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内部纠纷案件,不能通过民事诉讼查明案件事实。 3、工作人员与单位之间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工作人员与单位之间发生的财产纠纷案件在 法律关系的外在显见性不同,或者外界对其所符合的法律关系的认知程度的不同,而被界定为民事关系或者职务关系。如果,工作人员及单位之间侵占财产的事实,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0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