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土地出让合同应由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由于管委会不具备法定出让土地合同的主体资格, 判决所羁束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起诉。原告不服,提起上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夏作出民事裁定书,以商城清算组的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不适格为由,将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339.html -
了解详情
应受到限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司法审查对于行政裁量无所作为,司法审查中对于裁量行为还应以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等予以规制,实现实质法治。[19]当行政机关的 说。参见马怀德:《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7-68页。 [3]如在大量的拆迁案件中,当事人往往对其起诉的拆迁许可、拆迁裁决等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45.html -
了解详情
该制度。起初,美国沿袭了普通法上的主权豁免原则,受害人非经政府同意不得对政府起诉,行政官员的违法行为给公民造成损害的,通常由官员自己负责。一直到1946年 同类案件的依据,起着法的渊源的作用。[41]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主管机关应借鉴大陆法系国家以制定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模式,通过司法解释赋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72.html -
了解详情
,在理论及实践中均引起了一定的混乱。 一、判决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有悖于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 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 就是为了监督所谓的依法行政,那应是监督机关和监察机关的职责。 再次,正因为行政诉讼的启动必须依赖于行政行为相对人起诉,其动因在于保护自身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15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先行解决民事争议,民事争议处理期间不计算在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内;已经受理的,裁定中止诉讼。 第九条 被告对被诉房屋登记行为 ,保障房屋登记制度的正常运转。就房屋登记的重要性而言,制定专门的司法解释应属值得考虑的选项。 第二,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房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064.html -
了解详情
参加到他人已经开始但尚未终结的诉讼中来。行政诉讼第三人并非原来就不能成为原告,但是他毕竟没有作为原告起诉,所以他只能是参加别的主体之间的诉讼; 的当事人胜诉还是败诉,均都无须承担实体意义上的法律责任。 注释: [1]应松年:《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修订本,第130页。 [2]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24.html -
了解详情
与审判,不同法院彼此间对行政案件的审理应如何分工。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来讲,它就是要解决向哪一个法院起诉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管辖权 的发展。在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深层次探讨我国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改革,对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摆脱地方保护和来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46.html -
了解详情
合议庭对撤诉案件的司法审查过程,但经过调查,发现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原告起诉后,认识到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正确,因而主动申请撤诉的;二是诉讼过程 行政诉讼的不同决定了两个诉讼中调解含义和具体做法的不同。在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应充分考虑到行政诉讼的特殊性,不能照搬照抄民事诉讼调解模式。在多元化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72.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保障的切入点,进一步说明了利用协调方式处理行政争议是人民法院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尽的司法职责。 3、在较多情况下,单纯的裁判难以达到彻底平息纠纷的 重视,而再到法院起诉。这类案件法院投资的司法资源多,浪费也较大,如果协调好关系,妥善处理,效果会更好。 四、行政诉讼协调的方式方法 行政诉讼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46.html -
了解详情
上,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利益进行合理的调整,促使原告撤回起诉,从而解决行政争议。因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完全排斥法官协调等柔性手段,法院硬判行政案件, [15]。三是合法协调。在行政法意义上,合意和解协议是一种公法契约,应比照行政程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协调。人民法院主要引导双方合意和解协议确定的行为符合特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