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庭可以适用下列非国内法规则: (1)国际法 实践表明,当代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法律适用已摆脱了国际法仅适用于国家之间关系的窠臼。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特别是 是,我国学者早在八年前就提出: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促进三类利用外资的形式在中国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应该考虑三类合同适用中国法这条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9.html -
了解详情
量化标准。 劳动者休息权从无到有,从靠各国国内立法发展到国内立法和国际法的双重保护,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二、劳动者休息权的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1页。 [34]唐凯麟:《尊严:以人为本的新诠释》,载《光明日报》2011年1月31日第011版。 [35][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059.html -
了解详情
延迟宣判、赦免刑罚及减刑制度 印度死刑延迟宣判、赦免刑罚及减刑制度实际上是有国际法依据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第4款规定:任何被判处 门的判决实例及其文献经典里理性发展的教义。 [130]《摩奴法典》仍构成今天印度法律之历史初步基础,亦是印度死刑立法的历史源头之凭借。《摩奴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32.html -
了解详情
政法国内化。{6} 行政法国际化主要立足于行政法发展的一种动态趋势描述,其固有语义中也包含了最终形成一个规则鲜明的国际行政法体系。在这个意义上理解,行 此二元性,国家内部有国内法,国家之间有国际法。国内法的主体是个人,国际法的主体是且只能是国家。{7}笔者所定义的国际行政法或者国际行政空间试图打破传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23.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理性化已经明了地说明了民法思维精确化、规范化和立法司法规范化、体系化的进程。在刑法领域,当代中国刑法的任务同样仍然是进一步规范化和精确化,这才有利于刑事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法哲学的发展呈现出所谓实践哲学的复归。法哲学家们通过对康德实践理性的再审思,为法与道德哲学寻找到新的理论生长点。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29.html -
了解详情
利浦斯科菲尔德在其《边沁:世界的立法者》这一讲座中,详尽地讨论了普世的立法科学这一观念。[68]在这里,我只补充一点: Pace Argument)、冒名顶替术语(Imposter Terms)等古老的偏好依然流行;发展而来的和经由古老的谬论修正而来的新的谬论正在盛行,如,Cornford蛮荒时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94.html -
了解详情
的《美国比较法杂志》、英国的《国际法与比较法》、中国的《比较法研究》等,发表的论文绝大部分是有关微观比较的论文。在作为世界比较法研究集体智慧结晶 趋势。譬如,人类法律文化的演变趋势是趋同,还是趋异,或者两者兼而有之?(2)全球化对民族法律文化发展的一般影响。譬如,全球化加剧了民族国家内部法律文化多元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03.html -
了解详情
采用中国模式的国家十分少。从各国遗失物制度的发展趋势来看,普通模式,即拾得人可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模式是发展的方向,是主流模式。其它三种模式,有的已 私法研究》(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12.张晓军:“论在我国民事立法上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法学家》1998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37.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要素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国际刑法的发展为当代的国际法增加了很多新的概念、新的焦点和新的问题。规制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侵犯人权和 他们的判决建立在其他因素之上。而多数意图论解释主义者仍然主张立法者的意图是解释宪法时避免法官价值选择的唯一方法,遵从原初意图能够使宪法保持稳定,因为过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47.html -
了解详情
探讨刑法总则的各项规范、制度和刑法的基本原理。同时,高度注重面向刑事立法和司法实际,努力阐明与研究实践中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以增强刑法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体系,渐受注意,并产生影响。依罗克辛,目的理性体系是新康德哲学的彻底实践。 百余年来犯罪论体系发展的背景思想,是从经验主义调整到文化价值的重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67.html -
了解详情